为什么高价值信息从不流向普通人1
因为流不动,容易被误解,甚至被“拒收”。如果理解不了,就等于“接收不到”。
记得几年前,知识付费行业刚开始蓄势的时候,一个好友劝我说“你知道吗?那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的作者,就靠卖女性
成长类的内容,卖爆了。你要不也去做知识付费吧,未来肯定很火。”
因为我一直在影视行业工作,隔行如隔山,随口问了句,“什么事知识付费?”
他当时就无语了。
高深内容必须在简化之后,才能被普通人接受。因为只有简单,才容易被“传承”,但同时,包着简单外壳的复杂信息,也很
容易被误解。比如很多经典都是用文言文写的,但老百姓更倾向于传奇故事、谚语、俗语。
高价值的信息可能会被“拒收”,也是因为“被误解”得太离谱。
《道德经》中的“无为”被解读成“什么都不做”,而不是“顺应自然而为”。
“以德报怨”,被误解为“被人欺负要用爱心感化”。但原文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抱怨,以德报德。”,孔子表
达的是反对无原则宽容,主张公正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