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热点:我的大学不装空调
题目:
青岛某高校一宿管大爷被发现在值班室昏迷,送医后抢救无效去世。对此你怎么看?
示范答题:
各位考官,宿管大爷在值班室昏迷去世是当前基层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的一个缩影,背后隐藏的两个问题值得深思。
从基层劳动者生存困境的角度来看,宿管大爷与众多基层劳动者的日常如出一辙——外卖骑手顶着40度高温穿梭在城市大街
小巷,他们的电动车座椅被晒得发烫,却连个遮阳的地方都没有;写字楼里的保洁阿姨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连个像样的
休息室都是奢望。
许多基层岗位既没有规范的劳动时间管理,也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和休息空间,更别说定期体检等健康保障措施。宿管大爷在
值班室昏迷,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系统性缺失造成的后果。
从高校后勤外包化的角度来看,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存在“一包了之”的管理思维。将宿管、保洁、安保等服务
外包后,许多高校放松了监管责任,把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完全推给外包公司。
而外包公司为压缩成本,往往通过延长工作时间、削减福利待遇等方式实现利润最大化,形成了“高校不管、公司不担”的
责任真空。
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能重来,要想改变现状,我觉得可以从这几个具体动作入手:
首先给基层工作者“看得见的保障”,比如在值班室、环卫站点等场所强制配备空调、医药箱,设立共享休息站。
更重要的是完善制度设计,高校在和外包公司签合同时,应该把人员配置标准、休息保障等写进核心条款,并建立师生监督
机制。
最后,工会、行业协会等组织也应该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建立常态化权益保障体系,包括健康监测、心理关怀和职业培训等。
各位考官,人的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一闭不睁,一生就过去了。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用实实在在的保障,托住
基层劳动者最根本的生命安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