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必备-民诉法1
002根据民事诉讼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来看,属于基本法;根据民事诉讼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来看,属于部门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内容来看,属于程序法;民事诉讼法规范的是法院和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属于公法。
003诉讼标的是指当事人争议并请求法院作出裁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
004判断诉的分类,根据原告的诉讼请求。非诉案件,不考虑诉的分类。
005确认之诉是确认原、被告之间法律关系存在或不存在。给付之诉是要求对方给付财物或行为。
形成之诉 (变更之诉)是请求法院消灭或者变更某种既存的法律关系。
006反诉是一个独立的诉,而反驳并非独立的诉,只是一种防御主张。法院准许本诉撤诉的,对反诉应当继续审理。
007反诉基于主体的同一性,只限于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出。
008反诉应当在本诉的一审辩论终结前提出。二审过程中提出反诉的,调解不成,告知另诉,
但双方当事人同意由第二审人民法院一并审理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可以一并裁判。
009本、反诉之间应当具有牵连关系。包括3种情形:
反诉与本诉的诉讼请求基于相同事实;诉讼请求基于相同法律关系;诉讼请求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010反诉应当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出,且受理本诉的法院对反诉有管辖权,但反诉专属于其他法院管辖的除外。
反诉应当与本诉适用同一程序审理。
011诉讼程序适用辩论原则,执行程序与非讼程序不适用辩论原则。
012判决超出了原告的诉讼请求违反处分原则。超出当事人主张的事实作为裁判依据违反辩论原则。
013诚信原则贯穿整个民事诉讼全过程,不仅约束当事人,同时也约束法院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014人民陪审员参加的合议庭:适用一审程序审理的诉讼程序。
015审判人员(包括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
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
016公开审判制度中法定不公开: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
经申请不公开:离婚诉讼;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017不论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合议庭评议一律不得公开。
018审判人员回避后,诉讼程序无需重新进行。
019调解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力。调解协议的法律约束力相当于合同,双方当事人就调解协议的履行或者内容发生争议,
一方当事人可以就调解协议以对方当事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起诉。
020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异议审查后确定有管辖权的,不因当事人提起反诉、增加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而改变管辖,
但违反级别管辖、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人民法院发回重审或者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案件,当事人提出管辖权异议,
法院不予审查。
021原则上第一审民事案件都由基层法院管辖。
022重大涉外案件、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院管辖的案件应当由中级法院管辖。
023最高人民法院管辖范围:全国范围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认为应当由本院审理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