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云资源规划-云计算架构
云计算服务类型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公有云:通常指第三方提供商为用户提供能够使用的云。核心属性:共享资源服务。核心特征:基础设施所有权属于云服务商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级软件定义数据中心。有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
软件即服务(saas)。优势:成本较低、无需维护、使用便捷且易于扩展,适应个人用户、互联网企业
等大部分客户的需求。
私有云:是为一个客户单独使用而构建,因而提供对数据、安全性和服务质量的最有效的控制。私有云可部署在企业数据中心
的防火墙内,也可以部署在一个安全的主机托管场所。核心属性:专有资源池。特点:数据安全性高、服务质量保障完善
和较高的资源使用率。他能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控制权,但缺乏公有云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混合云:是将公有云是私有云结合使用的环境。总体上可以分为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两类。混合云需要提供以下能力,
即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之间提供统一的服务体验,例如服务门户统一、资源监控界面统一、账户权限统一等。
6.2.2云计算内部特征:是指在云计算环境内部的组件、技术和机制,用于实现资源管理部署、弹性扩展和自动化管理。
1.虚拟化。通过使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服务器、存储和网络)抽象为虚拟化资源。可以将一台物理服务器划分为
多个虚拟机(VM)2.弹性扩展。允许根据需求动态增加或减少计算资源。有自动化负载均衡、弹性自动缩放、
自动资源调配。3.自动化管理。使用自动化管理来提高资源的管理效率和可靠性。常见的自动化工具有自动化编排工具、
配置管理工具、容器编配工具。4.多租户支持。即多个用户/组织可以共享同一云环境的资源。常见的隔离机制有
虚拟化技术、网络隔离、身份认证、访问控制。5.资源编排和管理。通过编排工具和管理平台来实现。
6.2.3云计算外部特征:是指与云环境外部相关的方面,包括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网络连接性和成本效益。
1.可靠性和可用性。在不同地理位置部署冗余系统,如多个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备份和镜像,以确保即使在硬件故障或
自然灾害发生时,服务仍能够持续提供。2.安全性。采用了多层次的安全措施来保护用户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免受
潜在的威胁和攻击。通常有数据加密,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漏洞管理和监控等。3.网络连接性。需要提供高速、可靠
的网络连接,以确保用户和应用程序能够快速访问和传输数据,包括高带宽网络、低延迟的连接、负载均衡和内容分发网络
(CDN)等技术。4.成本效益。云计算架构还提供了资源利用优化、自动化管理和经济实惠的计算模型等功能,
帮助用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