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13/3愤怒:引导宣泄,避免以暴(共情: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13/3愤怒:引导宣泄,避免以暴(共情: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2025-05-12 21:11  浏览数:257  来源:小键人abc    

03愤怒:引导宣泄,避免以暴制暴
情景再现:
妈妈下班回家,看到小米坐在地上央求外婆带他去买冰激凌。外婆在厨房忙着做晚饭,没时间带他去,于是小米从地上站起来
转身扑向妈妈。
“妈妈,您带我去买冰激凌吧。”小米拽着妈妈的衣服恳求道。
“妈妈今天累了,明天去吧。”刚下班的妈妈,实在不想动。
“不行,我就要今天去。”小米不依不饶,拉着妈妈往门口拽。
“妈妈说了,明天再去。”
“我不要明天去!我就要今天去,现在去!”小米死死拽着妈妈的衣服,大声嚷嚷道。
妈妈掰开小米的手,坐到沙发上,不再搭理他。
砰!只听一声巨响,小米把椅子推倒在地,然后抿着嘴,像仇人一样瞪着妈妈。
妈妈气得把他狠狠揍了一顿。
情绪分析:
父母最怕孩子撒泼打滚不讲理,孩子心头有火,父母心里那个火更是噌噌往上蹿。以暴制暴,甚至武力征服,几乎是所有父
母条件反射般的行为。但使用暴力把孩子制服,让孩子把愤怒憋回去,真的好吗?
心理学家曾经表示,孩子发怒,看似是向父母施压,实际上是他们在向亲爱的爸爸妈妈求助。孩子卸下伪装,毫无保留地向父
母袒露自己的坏情绪,是在向父母传递一个求救信息:我心里很不舒服,请你帮帮我。
但孩子一次次的求助,换来的却是令人心寒的暴力回击。
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常常有郁闷,委屈得想发火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忍不住向家人大吼大叫?如果家人也无视我们内心
的感受,劈里啪啦,一通暴击,只想要打压我们的怒气,是不是让人很绝望?
愤怒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孩子的愤怒没有错,错的只是宣泄负面情绪的方式。
所以,当孩子冲我们发脾气,我们要做的是走进他的内心,了解他发脾气的原因,然后帮助他释放内心的消极情绪。一般来
说,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这点适用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当孩子受到冷落,就会借助哭闹,发脾气来吸引父母的注意。
2.感觉委屈
比如,孩子本想给父母煎个鸡蛋,结果却因为不小心摔碎了一个碗,被父母不问原因地批评了一顿,内心肯定特别委屈。
3.受父母影响
父母喜欢大吼大叫,孩子的脾气也多少会受到影响。
4.溺爱
如果孩子一闹脾气,要求就能被满足,那么孩子一旦有什么不如意,就会情绪失控。随着父母的不断妥协,孩子的脾气只会
越来越大。
儿童心理学者黛博拉.麦克纳马博士认为,发脾气本身是无害的,有害的是阻止孩子发脾气。那么,父母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
发脾气呢?
话术建议
告诉孩子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
“宝贝,你对妈妈发脾气,妈妈很难过,妈妈也不知道你怎么了,所以下次请你直接告诉我,你想怎么做,好吗?“
结果是:孩子依然生气,但情绪不那么强烈了。
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父母用温和的语气来劝解孩子,让孩子明白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让孩子认识到越是发脾气,别
人越是难以理解你,更无法帮助你。这样一来,孩子就更容易听进去父母的建议。
正确引导发泄:
”走,爸爸陪你打篮球去。没有什么是打一场球解决不了的。“
结果是:孩子的注意力被打球分散,同意去打球。
喜欢摔东西,那就找点儿可以出气,破坏性小且不影响别人的方法。比如,把枕头当沙袋,或是跳跳绳,跑跑步,运动一下。
运动也是发泄负面情绪的重要方式,运动可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使人感到快乐,再多的负面情绪也都会烟消云散。
引导孩子发泄负面情绪的步骤:
1.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温和
2.让孩子做情绪选择
3.引导孩子发泄的正确渠道
思考题
为什么说孩子发脾气是无害的,有害的是阻止孩子发脾气?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