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第二篇 方法篇 4.1-4.2

第二篇 方法篇 4.1-4.2

2025-03-27 08:59  浏览数:77  来源:    

第4章 信息系统规划
4.1 概述信息系统规划是指在充分考虑组织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基于组织发展战略,
明确信息系统发展愿景、目标、系统框架,以及各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逻辑关系、建设模式和实施策略,
从而促进和保障组织目标的达成。
1 .价值与意义
确立组织关键数字能力目标
明确组织数字能力建设路径
确保数字能力建设认识上的一致性
具象数字能力建设的关键任务
明确数字能力标准与控制措施
统筹部署与管理相关建设资源
2. 特点与原则
战略性
整体性:业务赋能整体性、系统框架整体性、建设实施整体性、集成融合整体性
先进性:充分考虑系统全生命周期相互关联的技术的发展趋势,从而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保障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充分融合组织内外部最佳实践,借鉴成功经验,规避发展风险,形成符合组织自身特点的方案
指导性
柔性
遵从性:
信息系统规划需要充分识别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确保规划活动满足这些要求
信息系统规划需要充分挖掘相关国家、行业、地方、团体、企业的标准规范,并明确对这些标准规范的引用或遵守情况
信息系统规划需要满足组织战略、数字能力的发展需求,确保规划活动与相关内容的一致性
4.2 信息系统规划主要内容:信息系统发展战略、系统框架、组织体系、技术体系、任务体系、资源体系、保障体系
4.2.1 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1 发展战略与目标
基本趋势 :发展战略需要组织全员获得一致性认识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组织开展相关活动的核心指引,信息系统发展的指导思想需要覆盖国家战略、
行业与领域要求、上级主管部门与主要负责人的思想与意见。
战略目标:需要以时间为轴线,以阶段为区隔。
基本方针:需要以高度概括的语言、动宾结构清晰的排比等方式进行表达
2. 发展路径与阶段
发展路径:业务一致、能力主线、基础优先、稳态先行
发展阶段:便于理解、响应目标、定义主旨、调整优化
成熟度的模式:打基础、提效率、做协同、强决策、构生态
4.2.2 主要系统及框架
组织信息系统由 软件系统、硬件系统、网络系统
大部分组织的信息系统总体框架主要使用“感、传、智、用、安"的框架模式
1 .系统总体框架
以应用功能为主线的框架
对于中小型/初级阶段的工业企业而言,主要目标是提高工作效能、降低业务风险。
组织的信息化建设往往以部门/职能为单位
核心关注点是信息系统的软件功能
以平台能力为主线的框架
其核心理念是将“竖井式”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平层化”建设方法,
包括“数据采集平层化、网络传输平层化、应用中间件平层化、应用开发平层化。”以互联网为主线的框架
强调将各信息系统功能最大限度的APP化(微服务)
2.分系统划分原则
技术一致性
工程一致性:重点是物联体系和智能设施
职能一致性
数据一致性
4.2.3 组织体系优化
中小型单位的信息组织体系
通常由信息化管理委员会和信息化团队构成
信息化管理委员会作为数字能力的治理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的规划、统筹、评估、指导和监督工作
信息化团队是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机构,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集成和运维工作
大型单位的信息组织体系:
集中式: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作为第一责任人
分权式:存在中早期阶段
平衡矩阵式:将数字能力区分为稳态部分和敏态部分
稳态部分集中建设。敏态部分由业务单位自行构建
侧重于信息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业务领域的信息组织体系
采用敏捷方法迭代改进
在业务相关的组织角色中设定和部署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的人员,
作为数字换转型和智能化改造的“能手”或“旗手”,通过重点培育的方式,驱动业务人员的数字能力提升
对组织内全员开展信息技术基础培养和培育。重点聚焦在数字意识、数字素养,可采用虚拟化学习,
全面带动相关人员数字能力的提升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