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2024-08-26 09:21  浏览数:144  来源:行云流水    

10.简述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取向;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
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记忆思路】社会背景 + 受教育者 + 制定
者 + 理论、学说
11.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求培养的人是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
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
的统一。
(2)坚持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在德、智、
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
方面的和谐发展。
(3)培养独立个性。适应时代要求,强调
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
践能力。
(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
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5)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全民族的
素质,是我国当今社会发展赋予教育的根本
宗旨,也是我国当代教育的重要使命。
【记忆口诀】用劳教全面提高素质,实现社
会主义
1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
(1)德育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
作用,起着保证方向的作用。
(2)智育
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
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
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
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
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
美育的作用。
13.教师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
思想素养、政治素养、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丰
富的教育科学知
33

(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职业能力
素养。
(4)身心素养: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
心理素质。
【记忆口诀】身心知道能力
14.简述制定教育制度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
响。
15.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实现课程结构的转变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实现课程内容的转变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
(5)课程评价制度的转变
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
制度
(6)课程管理制度的转变
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记忆口诀】一个方式,两个制度,三个课

16.课程文本的三种表现形式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内容主要表现
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
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
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
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
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
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