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意识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 两大类现象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人类的活动两大类活动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两大类现象和两大类活动 都涉及存在和思维的问题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又称物质和意识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的问题 即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 根本对立 的 哲学派别
二是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地反应存在、人能否认识或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 可知论 和不可知论 的理论分野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唯物主义:世界本原为物质 主张物质第一性 意识第二性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 世界本原为意识 主张意识第一性 物质第二性 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可知论:物质和意识具有同一性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不可知论: 否认
(1)哲学的物质范畴
物质范畴是一切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 从古至今唯物主义对物质的理解经历了
从朴素到科学、从片面的比较全面的过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用某一种或几种物质为本原来解释世界 具合理性 进步性 但把物质等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 有局限性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近代科学为基础 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微观结构层次原子 缺陷 机械性 形而上学行 不彻底性
方法论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 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以及 人与世界关系 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列宁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 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 摄影 反映 表明 物质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性是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中抽象出的共同特性
物质范畴的理论意义
1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 最本质规定客观实在性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物质可以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物质的存在方式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 存在方式 和根本属性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 绝对的 物质运动过程又有相对静止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的 变动性 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 稳定性 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渗透包容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静止基本情形没发生相对位置移动 没发生质变
时间 空间 是运动着的物质的 基本存在形式 世界时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 持续性 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 时间一去不复返
空间 广延性 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即有长宽高三方面的规定性)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具体物质形态的空间是有限的
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
物质 运动 时间 空间具有内在统一性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具体 时间 地点 条件 为转移
时间空间是有限无限的统一绝对相对的统一
(3)物质世界的二重化
从自然界中分化出人类社会 从客观世界分化出主观世界
世界分化为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人类社会是最高级 物质存在形态 人类社会是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世界分化为 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 客观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思想意识而存在的现实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 观念世界 主观世界从客观世界中分化出来,具有相对独立性,
但主观世界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 是从属于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并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人的实践活动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相分化的关键,也是他们统一的关键
人类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因而自然与社会 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
2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意识的来源1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意识的起源 和本质上
意识起源 形成和发展三个阶段 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人类的意识
社会实践 特别是 劳动 在意识产生和发展中起着 决定性 作用
文化 环境 遗传 本性成为不可缺少的决定性因素
意识本质 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 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意识内容上是客观的 形式上主观的 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人脑是产生意识 生理基础 是意识物质器官 意识是人脑特有机能 动物不产生意识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能动作用表现在
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另一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的主观能动性三方面前提和条件1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遵循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要求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
四、意识与人工智能
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特殊表现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回答了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本质上是生产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物质体系3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物质世界包含不同的物质现象物质形态 不同物质层次物质结构
不同物质过程物质活动 爆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