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 文若愚著 2中原争霸 春秋·战国12 三家分晋

中华上下五千年 文若愚著 2中原争霸 春秋·战国12 三家分晋

2024-05-24 14:56  浏览数:163  来源:小键人14111120    

·三家分晋·
东周时期,诸侯国内有大夫采邑,一个采邑实际是一个小国。因为诸侯兼并,某些诸侯国土地扩大了,国内某些采邑也跟着扩
大起来。大采邑间由开始兼并到盛行兼并,与诸侯兼并走着同样的道路,不过两种兼并的作用却明显有所不同。诸侯兼并破坏
了被灭国的宗族,加强了本国内的宗族;采邑兼并则是破坏了国内失败的宗族。家族代宗族而兴起,这主要是战争的结果。
食采邑的贵族有两类。一类是国君的儿子,按规定,一人得以继承君位,其余食采邑做大夫,如鲁国的三桓,郑国的七穆,齐
国的高、国、崔、庆等。一类是有功的异姓人,也得食采邑做大夫,如晋国六卿中范氏、赵氏,齐国陈氏等。大夫的采邑与名
位都是子孙世世继承不绝,国君在这些世袭贵族中选出一人或数人做卿,助国君掌管国政。到后来,华夏诸侯国如晋、齐、鲁
、宋、郑、卫等国,卿也成为子孙世袭,国政被几家世卿把持,某些宗族变成强宗,采邑变成强国。
大夫被宠或有功或有权力,可以获得国君的赏田、赏人,也可以向国君请赏,或瓜分其他宗族的土地,甚至可以瓜分公室。鲁
国在公元前562年,季孙、孟孙、叔孙三家三分公室,作三军各得一军;到公元前537年,三家又四分公室,季孙得二,
孟孙、叔孙各得一,季孙私属甲士多至7000人。
东周前期,诸侯武力兼并,晋悼公兴霸业,先给人民免旧欠,救灾难,轻赋敛,赦罪人等好处。东周后期,齐国田氏、晋国的
韩赵魏三家,政治上比较开明,所以成为大夫兼并的最后胜利者。
在周代初年的所有封国中,晋国的面积最大,力量最强,最有资格统一中国。
晋国国君的权力衰落后,实权由栾、解、赵、魏、韩、智六家大夫把持,他们又以自己的地盘和武装,争权夺利,互相攻战。
后来只剩韩、赵、魏、智四家。四家中智伯瑶势力最大,野心也最大。智伯瑶打算下一步侵占韩、赵、魏三家的土地,于是把
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大夫请到家中,设宴款待。席间智伯瑶对三家大夫说:“晋文公时,晋国是中原霸主,后来霸主地
位被吴、越夺去了。为了重振晋国雄风,我主张每家献出一百里土地和相应的户口教国君掌管。”韩康子害怕智伯瑶的势力,
首先表示赞同,愿把韩家土地和一万家户口教给国家;魏桓子心里不愿意,但也不得不表态,也把百里土地和九千家户口教给
智家,智伯瑶见赵襄子一言不发,便用言语威胁他。赵襄子性格耿直,看智伯瑶贪婪的样子,非常气愤,便说:“土地是祖宗
遗产,要送给别人,我实在不敢做主。”智伯瑶听罢立刻翻脸,智、赵席上争吵不休,赵襄子一甩袖子走了。智立刻决定讨伐
,并亲自带兵马为中军,让韩为右军、魏为左军,三军直奔赵城。赵襄子寡不敌众,边战边退,退到晋阳(今山西太原)闭关
固守。整整打了两年的仗,智军就是攻不下赵城。
智伯瑶无计可施,十分恼火。一天智伯瑶绕赵城察看地形时,看到晋阳城东北有晋水河,水势湍急,受到启发。智伯瑶便命令
士兵筑坝蓄水,想把晋阳全城淹没。
大水淹进晋阳城以后,赵襄子焦虑不安,愁眉不展,就与谋士张孟谈探讨对策。赵襄子说:“目前百姓情绪稳定,只是水势若
再往上涨,全城就难保了,这可怎么办呢?”张孟谈分析说:“攻城不如攻心。我看韩、魏把土地割让给智家,并不是心甘情
愿的,我们何不派人游说,把韩、魏争取过来,请他们帮我们一起对付霸道的智伯瑶。”赵襄子同意这主意,就派张孟谈连夜
出城,直奔韩、魏两营。韩、魏二大夫正担忧自己的前途,经张一说,都赞同合力对付智伯瑶。
第二天深夜,智伯瑶在营帐里睡得正香,突然听见一阵喊杀声。他连夜披衣察看,发觉床下到处是水,以为大堤决口的水从晋
阳城漫过来了,心里还挺高兴。但出帐外一看,兵营里一片汪羊,士兵给突来的大水,弄得惊慌失措,乱作一团。智伯瑶惊魂
未定,转瞬间,三家军分由韩、赵、魏大夫带领,撑着木筏,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打得智家军措手不及,被砍死的和淹死在
水里的不计其数,智伯瑶也死于乱刀之下。
韩、赵、魏全歼了智家军,并乘势瓜分了晋国土地。公元前403年,三家派使者上洛邑去见周天子,要求晋封他们为诸侯。
周天子见木已成舟,也就顺水推舟送个人情,正式晋封韩康子、赵襄子、魏桓子三人为诸侯。
从此以后,韩、赵、魏都成为中原大国,与秦、楚、燕、齐四个大国并称为“战国七雄”。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