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 宛华主编 春秋·战国15 子产铸刑书

中华上下五千年 宛华主编 春秋·战国15 子产铸刑书

2024-05-23 18:17  浏览数:130  来源:小键人14111120    

·子产铸刑书·
子产(公元前580~前522年),姓公孙,名侨,字子产,号成子,春秋时期郑国(国都在今河南新郑)著名政治家,是
郑国国君郑穆公的孙子,贵族子国之子。
子产从小就勤奋好问,博学多闻,被人们称为“博物君子”。青年时期就显露出政治上的远见卓识。
一次,子产的父亲大司马子国率兵攻打蔡国,大获全胜。郑国人非常高兴,纷纷称赞子国,只有子产忧心忡忡。子国问他怎么
回事,子产说:“咱们郑国是个小国,小国应该致力于内政,而不是热衷于侵略他国,打仗对小国来说是最危险的。蔡国是楚
国的属国,楚国一定会替它报仇,我们肯定无法战胜楚国,到那时只好向楚国投降。但我们是晋国的属国,向楚国投降就会得
罪晋国,晋国一定会兴师问罪。郑国处于晋国和楚国的夹缝中,处境将是十分艰难的。”子国生气地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
么,国家大事有正卿作主,不许胡说八道。”
果然,过了不久,楚国就以为蔡国报仇为名进攻郑国。郑国无力抵抗,只好投降。郑国国君郑简公怕晋国怪罪,就急忙派人前
往晋国解释。晋国国君晋悼公生气地说:“你们郑国是晋国的属国,怎么能向楚国投降呢?”随后,晋国也出兵向郑国兴师问
罪,郑国国君只好求和。晋军刚撤走,楚军又来问罪。就这样,晋国和楚国你来我往,郑国连续几年不得安生。
后来郑国爆发政变,子产的父亲子国被杀,郑简公被囚禁。子产沉着应对,率领家兵救出郑简公,平息了叛乱,被任命为正卿
郑国地处南北交通要冲,社会交往频繁,商业发达,人与人之间容易引起争端。当时的法律是不公开的,裁决权掌握在少数旧
贵族的手里,郑国的一些旧贵族就利用手中的权力肆意压榨商人和迫害反对他们的人。子产的上一任就是因为进行改革,触犯
了他们的利益,结果被杀。但子产没有被吓倒,为了使郑国富国强兵,子产继续推行改革。
子产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丈量全国的土地,划分田地疆界,编制田亩,兴修水利,挖掘渠道,按亩收税,又把农
民按什伍进行编制,这样就限制了旧贵族肆意兼并土地和掠夺农民,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土地制度改革。子产还规定那些立下
战功的农民可以担任甲士(站车上的武士,以前只允许贵族子弟担任),甲士在平时担任小官吏,使普通民众也有希望成为统
治阶级的一员。子产对那些生活简朴、遵纪守法的贵族予以嘉奖,而对那些飞扬跋扈、奢侈浪费的贵族则严厉惩罚,这样就使
得那些贵族不敢再为所欲为了。
为了使改革做到有法可依,子产把郑国的法律——《刑书》重新修订,《刑书》原先写在竹木简上,后来子产把它铸在大铜鼎
上,史称“铸刑书”,摆在王宫的门口,任人民观看。人民争相观看,了解了国家的法律,那些旧贵族再也不能肆意欺压和愚
弄百姓了,从而使国家由礼治变为法治。子产的铸刑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开公布的法律,比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早一
个世纪。当时郑国还出现了中国第一位“律师”——邓析。
他还广开言路,允许人民议论国政,并从中汲取有利于国家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有个人向子产建议禁止人民议论国政,子产说
:“为什么要禁止呢?让人民议论执政者的得失有什么不好?人民认为好的,我可以继续,认为不好的,我就要立即改正。他
们都是我的老师啊!以前周厉王禁止人民议论朝政,使国人侧目而视,结果爆发了国人暴动,将周厉王赶出了国都,我们要引
以为戒啊!”
改革一开始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有人说改革使当权者失去了权力,国家将会陷入混乱,甚至导致亡国,还有人率领家兵
攻打子产。子产对那些反对改革的人坚决镇压,终于为改革扫清了障碍。子产改革,保障了社会公平,使社会稳定,经济发达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粮食产量也增加了很多,当初反对改革的贵族得到了好处,转而拥护起改革来。其他国家看到
后,也纷纷效仿。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