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学校和家庭不是“养鸡场”

学校和家庭不是“养鸡场”

2024-03-08 22:54  浏览数:321  来源:小键人13645306    

学校和家庭不该是“养鸡场”一度,高校对大学生的严格管理成为热点新闻。在青岛海滨学院(民办大学),有21名大学生
被开除,原因是“搂抱”“偎依”“坐得很近”“牵手”等“不同程度的身体接触”。在长三角,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
发布规定,禁止新生自备电脑,以防止他们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因这两起新闻,有评论说,我们的大学校园越来越像“养
鸡场”,“不成熟的小鸡们”被圈养起来,以帮助缺乏自控能力的大学生们“健康成长”。“养鸡场”的逻辑是,“小鸡”们
自己独立走路的话,会走歪,所以得由大人给他们划定一个活动范围和一个成长路线。这个逻辑,在我们这个国家无处不在,
并集中体现在学校和家庭中。如果说这些大学是超大型“养鸡场”,那么,我们无数管理过分严格的中学、小学就是中小型“
养鸡场”,而无数持有这个逻辑的家庭,则是迷你型“养鸡场”。然而,无论“养鸡场”掌控者的目的看似多么好,这个逻辑
最终都会导向一个恶果:“培养”出无数缺乏独立意志和独立人格的“好孩子”,以及无数叛逆成性的“坏孩子”。“坏孩子
”会令人头疼,而“好孩子”则会令人失望,因为他们势必会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乏创造力。因为,创造力的源头是自由
意志,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感觉和判断的信任与尊重。如果老有人替他做主,老有人安排他的人生,那其实就是在说,你的感觉
是错的,你的判断是不可靠的,一旦一个人失去了对自己感觉和判断的尊重,就不可能拥有丰沛的创造力。我们国家提倡自主
和创新,这可以放到每个人的身上来。一个人首先要有自主,然后才有创新。如果我们国家变成了无数“养鸡场”的大集合,
那我们未来将面对的就是无数没有自主能力的青年,创新也无从谈起。曾经有段时间,我做了十多场讲座,地点有企业、高校
、机关和心理咨询机构。讲座的主题学术一点说,就是“从内在关系的角度看人格”;通俗一点讲,就是“从关系的角度看性
格”;如果加点噱头,那就是“性格如何决定命运”。概括而言,这个讲座主要是两句话:童年时与重要亲人的关系决定了我
们的性格,所谓性格主要就是“内在的亲人”与“内在的自己”的内在关系模式;我们后来的一生就是不断将这个内在关系模
式投射到外部人际关系上的过程,于是我们会把所有重要的外部人际关系都变成童年时的关系模式。于是,人生就像是一个轮
回,我们不断重复一些幸福或苦难,这些幸福或苦难主要是通过人际关系实现的,这就是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讲座中有一节
的题目是“成为自己”。每讲到这一节,我都会请现场的听众思考一个最简单的问题:“什么是关系?”答案很简单,关系就
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互动。关系至关重要,我整个讲座的着眼点就是关系。然而,究竟有多少家长懂得“关系”这个词的真
谛呢?许多家长说,他们看了我的文章后,做了很深刻的反省,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关系的确存在问题。于是,他们会想,如果
改变了自己,这个关系就会改变了,而孩子也会随之发生改变。这个反思很好。但是,这个反思常隐藏着这样一个逻辑——家
长是这个关系中的决定者,他们怎么做,孩子就会有什么结果。当持有这个逻辑时,家长必然是将自己当成了孩子的塑造者。
他会想当然地以为,孩子是一张白纸,他怎么在这张白纸上书写,孩子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种塑造论,在我们这个国家非
常流行,不仅在家中,而且在教育界也占据着主流地位。然而,一旦持有这个潜在的逻辑,作为家长,你就彻底忽略了你与孩
子的关系的真谛。这个真谛就是,关系的双方,即孩子与家长,都是独立的人,他们在这个关系中占据着同样的分量。可以说
,在亲子关系中,孩子的精神分量,与家长一样重。并且,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孩子比家长更重要。他的主动探索,比家长
的安排和指导更重要。一个孩子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才能成为自己,才会拥有强大的独立意志和高度的创造力。只有尊
重这一点,一个家庭或一所学校才不会变成“养鸡场”。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