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海一样的胸怀

海一样的胸怀

2023-10-02 08:46  浏览数:558  来源:小键人13687183    

海是宽广的,做人应该有海一样的胸怀,可以纳百川之水。这是一种宽厚平和、虚怀若谷的精神。用宽以待人的习惯与品行来
征服斧世界。古人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有容乃大。”“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君
子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从社会生活实践来看,宽容大度确实是人在实际生活中不可缺少素质。蔡
元培先生曾经对我们说过这样一席话:“人家的毁誉,不必计较。”的确,在人生旅途上,人们经常会遇到毁誉问题。如何正
确对待毁誉,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水平。历来高尚的人都主张要注意个人品行和道德的修养,注意声誉。一个
人的名声往往容易毁于其他人的议论里。“人言可畏”,要求人们不必把个人的名声看得过重。没有事实根据的人言,总是“
腿短”的,不会长久站得住脚,毁人名声的人也许得逞于一时,但终会败露,一个人的品行是客观存在的,它最有说服力。俗
语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古人也说:“人言不足恤。”对待毁人名声的流言蜚语,无言是最好的轻蔑,“模糊”些可以省
却许多解释和精力。对于那些无中生有、信口雌黄、不负责任的“人言”,只当耳旁风,就像鲁迅先生对待这种“人言”一样
,连眼球都不转一转!“走自己的路”,用自己的行动将“人言”打个粉碎。还是蔡元培先生说得好:“是毁是誉,无甚价值
,万勿因人毁誉而忧。”因“毁”而忧会失去信心,为“誉”而喜会停步不前。与其因毁而忧,不如自强不息,坚定信心,走
自己的路;与其因誉而喜,不如谨慎谦虚,不骄不躁,更上一层楼。先哲们谆谆教诲我们:不为己忧,不为物喜。这是我们做
人处世应该牢牢记住的。要想成就事业,首先要有宽以待人的处世习惯。反之,一个以敌视的眼光看人,对周围的人戒备森严
,心胸窄小,处处提防,不能宽大为怀的人,必然会因孤独而陷于忧郁和痛苦之中。一个宽宏大量、与人为善、宽容待人、能
主动为他人着想、肯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人,肯定讨人喜欢,被人接纳,受人尊重,具有魅力,因而能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宽以待人,就是在交际交往中有较强的相容度。相容就是宽厚、容忍,心胸宽广,忍耐性强。人们往往把宽广的胸怀比作大海
,能广纳百川之细流,也不拒暴雨和冰雹;也有人把忍耐性比作弹簧,具有能伸能屈的韧性。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谁若想
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时待人以宽。”就是说,相容能接纳、团结更多的人,在顺利的时候共奋斗,在困难的时候共患
难,进而增加成功的力量,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反之,相容度低,则会使人疏远,减少合作力量,人为地增加成功的阻力。
一个人若能宽以待人,在生活中养成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做人做事的习惯,肯定是受人尊敬和欢迎的。“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件事情,你自己不能接受,不愿意做,别人也一定不愿接受、
不愿意做。记住这些教诲是大有裨益的,它可以提醒自己避免提出人们难以接受的要求,避免由此而来的难堪局面。推己及人
,是以自己为标尺,衡量言行举止能否为人所接受,其依据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还可用角色互换的
方法,假设自己站在对方的位置上,想想对一个行为或言论的反映、感觉如何,理解他人、体谅他人。这样,便会自学地宽以
待人了。唐代文学家韩愈说:“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有修养的人,待人很宽厚,而要求自己
则十分严格和全面。只有严于律已,才能更有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在日常生活中,以
礼待人,遵守信约,多为他人着想,遇到危险时勇敢无畏,挺身而出,发生摩擦、冲突时主动退让,“礼让三分”,宽容让人
。宽容待人,是一种风度,这种风度不是装出来的,而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内在的修养,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水到渠成的表露。
我们只有真正放开胸襟,做到宽容待人,都是取得成功之冠上的宝石的那个人。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