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21-30)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能长。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
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
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zī)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jiàn)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
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
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xī)。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
(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tè),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
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léi),或载或隳(huī)。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