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1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子学习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
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避免不了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
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
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
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
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
在他想学习的时候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妄加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
能够改变自己的只有自己。
苦恼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的父母往往容易认为:孩子就是我的人生。
总之就是把孩子的课题也看成是自己的课题,总是只考虑孩子,而当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自我。
但即使父母再怎么背负孩子的课题,孩子依然是独立的个人,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去生活。
孩子的学习、工作、结婚对象或者哪怕是日常行为举止都不会完全按照父母所想。
当然,我也会担心甚至会想要去干涉。
但是,刚才我也说过:“别人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正因为是关系紧密的家人,才更有必要有意识地去分离课题
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
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
“我以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后来慢慢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鲁迅《理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