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化的特征:广泛性、深度性、快速性、数据量巨大、信息交流快速、信息处理能力强大、跨界整合、
社会生产方式改变、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广义的信息系统具有三个维度:组织、管理、信息技术。
信息系统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可扩展性、易用性、实时性、安全性、可靠性、成本效益。
信息系统是管理模型、信息处理模型、系统实现条件的结合
软件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阶段可以简化为: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系统设计
(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系统实施(编码、测试)、系统运行和维护。
信息系统的结构分为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两种。物理结构按照信息系统硬件在空间上的拓扑结构可分为集中式
与分布式两大类。
信息系统的通用结构自底向上可分为:基础设施层、资源管理层、中间件层、业务逻辑层、应用表现层五个层次
诺兰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发展道路划分为六个阶段:计算机时代(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
信息时代(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冯·诺依曼计算机结构将计算机硬件划分为五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网络具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管理集中化、实现分布式处理、负荷均衡的功能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可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个人局域网PAN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从使用者角度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OSI/RM由低层至高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协议模型层次: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
TCP/IP的主要特性为逻辑编址、路由选择、域名解析、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对应用程序的支持。
计算机网络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往返时间、时延、利用率
计算机网络非性能指标:费用、标准化、可靠性、可扩展性、可升级性、易管理性、可维护性
网络中的时延由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等组成
软件定义网络SDN的整体架构由下到上(由南到北)分为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应用平面
5G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为了支持低时延、高可靠,5G采用短帧、快速反馈、多层/多站数据重传等技术。
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了5G的三大类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和
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
数据存储技术架构从底层到上层,由存储介质、组网方式、存储协议和类型、存储架构、连接方式五个部分组成
存储介质包括机械硬盘HDD、固态硬盘SSD、磁带和光盘等
按照存储介质的不同,存储系统可以划分为磁盘存储(以磁盘为永久存储介质)、
全闪存储(以固态硬盘为永久存储介质)、混闪存储、磁带和光盘等。
按照组网方式的不同,存储系统可以划分为采用以太网技术进行组网的IP组网存储、
采用FC光纤技术进行组网的FC组网存储、采用无线带宽技术进行组网的IB组网存储等
按照存储类型和协议的不同,存储系统可以划分为:文件存储、块存储、对象存储和其他存储
按照连接方式的不同,存储系统可以划分为:SAN存储、NAS存储、DAS存储。
常见的数据结构模型有三种: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又统称为格式化数据模型。
关系型数据库支持事务的ACID原则,即原子性A、一致性C、隔离性、持久性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