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滇行短记

滇行短记

2025-08-14 10:38  浏览数:95  来源:CR123456789    

八月二十六日早九时半抵昆明。同行的是罗莘田先生。他是我的幼时同学,现在已成为国内有数的音韵学家。老朋友在久别之
后相遇,谈些小时候的事情,都快活得要落泪。
他住昆明青云街靛花巷,所以我也去住在那里。
住在靛花巷的,还有郑毅生先生,唐老先生,袁家骅先生,许宝lu先生,郁泰然先生。
毅先生是历史家,我不敢对他谈历史,只能说些笑话,唐老先生是哲学家,精通佛学,我偷偷的读他的晋魏六朝佛教史,没有
看懂,因而也就没敢向他老人家请教。家骅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英国文学,一天到晚读书,我不敢多打扰他,只在他泡好了茶
的时候,搭讪着进去喝一碗,赶紧告退。他的夫人钱晋华女士常来看我。到吃饭的时候每每都是大家一同出去吃价钱最便宜的
小馆。宝lu先生是统计学家,年轻,瘦瘦的,聪明绝顶。我最不会算术,而他成天的画方程式。他在英国留学毕业后,即留
校教书,我想,他的方程式必定画的不错!假若他除了统计学,别无所知,我只好闭口无言,全无办法。可是,他还会唱三百
多出昆曲。在昆曲上,他是罗莘田先生与钱晋华女士的“老师”。罗先生学昆曲,是要看看制曲与配乐的关系,属于哪声的字
容或有一定的谱法,虽腔调万变,而不难找出个作谱的原则。钱女士学昆曲,因为她是个音乐家。我本来学过几句昆曲,到这
里也想在学一点。可是,不知怎的一天一天的度过去,天天说拍曲,天天一拍也未拍,只好与许先生约定:到抗战胜利后,一
同回北平去学,不但学,而且要彩唱!郁先生在许多别的本事而外,还会烹调。当他有工夫的时候,便作一二样小菜,沽四两
市酒,请我喝两杯。这样,靛花巷的学者们的生活,并不寂寞。当他们用功的时候,我就老鼠似的藏在一个小角落里读书或打
盹;等他们离开书本的时候,我也跟着“活跃”起来。
此外,在这里还遇到杨今甫、闻一多、沈从文、卞之琳、陈梦家、朱自清、罗膺中、魏建功、章川岛……诸位文坛老蒋,好像
到了“文艺之家”。关于这些位先生的事,容我以后随时报告。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