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长安的荔枝》

《长安的荔枝》

2025-07-22 10:55  浏览数:277  来源:zheng563    

大唐天宝十四年,长安小吏李善德,接到了一桩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从岭南运新鲜荔枝进长安。
要知道,荔枝这种水果,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
从岭南到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想要在变味之前将荔枝运到长安,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皇帝下了圣旨,那就是天命不可违。
李善德明算科出身,不懂官场之术,他这一生熟悉的只有数字,当危机降临时,他唯一能依靠的,亦只有数字。
他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用数学的方法,化整为零,拆解出两个关键变量:
第一,缩短运送时间;
第二,延长保鲜时间。
他规划处四条路径,有陆路,有水路,有陆地和水路相结合。
他砍下荔枝树的树干,保留枝叶,用盐水清洗,以双层瓮为容器,再辅以冰镇,最大限度延长了荔枝保鲜的时间。
然而,李善德渐渐发现,光是设计出运输蓝图还远远不够,更难的事在后头。
表面看,《长安的荔枝》讲的是运送荔枝,实际上,它透过运荔枝这件不起眼的差事,展现从皇帝到官僚,
从权贵到底层的芸芸众生相,我们得以窥见,盛唐光鲜外表之下,早已千疮百孔,危机重重。
面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善德说:“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
面对各部门踢皮球迟迟得不到解决的资源支持,右相杨国忠轻飘飘一句:“流程,是弱者才要遵循的规矩。”
跟随李善德关关难过关关过的艰难探险,体验到大唐职场打工实录之---
上司一边挖坑,一边喂大饼,那是真·大饼,真·吃不下。
同事把活儿都甩过来,然后争先恐后进行最热门的娱乐活动:摸鱼。
整个官场,都在流行一个叫“踢皮球”的体育项目。
哪个牛马看了不感叹一句:不能说十分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而李善德的心态起伏,也完全切中当代社畜“躺又躺不平,卷又卷不动”的窘境。
明明已经干活累得半死,在林中遇到老虎,第一句话竟然是“我还有差事没做完”。
这种责任心,怎么不是天选打工人呢?
当接下了无法完成的项目...等等,先去算个命,转运佛珠先买起来...
果然,这年头大家在上进和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
但正如余华老师所说:如果一个人连算命都不想算了,那可能真是消极了。
会有反复的挣扎,还是因为对自己有要求,对未来有希望啊。
还有一个细节,电影反复给李善德的手特写镜头,每一次都意味深长...
刚开始,接到内廷运荔枝的命令,他跪在地上,紧张得手抖。
那是因为,一个从九品下的小吏,平时根本接触不到这么高级别的官员。
第一次跑到岭南,做运送荔枝的实验,马队根据他设计的路线出发,他目送他们送去,手也停不下来颤抖。
那里面有紧张,也有一展抱负的兴奋...
最后真正运输荔枝,原本安排好的驿站人去站空。
李善德翻看逃驿的账目,才知道驿站为了完成任务,家家征税,早就入不敷出,逃跑只是为了活命...
他的手再次控制不住地颤抖,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双手也沾满了鲜血...
电影中让人意外的,是杨幂饰演的,李善德的妻子郑玉婷。
这个角色本来在原著中戏份不多,是个典型的贤妻良母,但改编让这个角色变得很有记忆点。
她很有主见,也很泼辣,惹她生气,是要挨巴掌的,不仅李善德挨过,他那个坑人的领导,也挨过。
这个处理不仅增加了戏剧性,也符合我们对盛唐女性意识觉醒时代的想象。
她和李善德的感情,电影处理得真实而克制。
李善德去岭南办事,凶多吉少,她知道他背负的重担,但所有的担心忧虑,
最后只变成一句话:记得给我带些木棉花回来。
而李善德表达不舍和思念的方式,不过是“你再扇我一次”,不过是记得给妻子带回木棉花。
没有一句说爱,却无比深情,这就是中年夫妻的默契。
《长安的荔枝》是一场“大唐版极限挑战”。
你将身临其境,体验争分夺秒运输新鲜荔枝的紧张刺激,感受孤注一掷,千里狂奔的悲壮。
也能在这个故事里,看到盛唐气象的繁华壮美,和这庞大机器运作的背后,千万庶民牺牲的残酷。
这是血汗和算筹浇筑的东方生存史诗。
它要表达的是更深层的主题,是如此犀利大胆。
为了让京城的权贵吃上几颗荔枝,转运5000里,涉及水陆驿站153个,
调用千万人力,耗费银钱高达56720贯。
要知道一颗荔枝树要长20年,这一次就将30亩果树毁于一旦。
几百匹骏马,筋疲力竭,横死途中。
几百名骑手和船夫,在过度疲劳和事故中死伤过半。
马匹到达长安时,李善德七天七夜没有合眼,双眼糊满眼屎,头发全白,脸颊干瘪,全身尘土,活象一具干尸。
那他究竟送到了多少荔枝呢?
只有一匹马和两坛果。
一颗荔枝的背后,是多少人力物力的耗损,权利顶端的享受者根本不在乎,
他们永远不会低头看输送血液的毛细血管如何崩裂。
但李善德不同。
最开始,他只是兢兢业业的牛马,只想着努力完成任务。
但走出长安城,经历了荔枝转运的全过程,他看清了权利运作的冷酷无情、官僚系统的黑暗腐朽,以及底层百姓的巨大牺牲。
他竭尽全力、拼死要完成的差事,本质是荒谬和虚无...
他深信不疑,为之卖命的皇权,原来是这样的肮脏不堪...
李善德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当他看清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他选择了,坚持本心。
他不愿意同流合污,不愿意对苦难闭上双眼...
明知会触怒权贵,他依然为减轻百姓负担仗义执言,撕破虚伪。
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的结尾,安史之乱爆发,长安陷落,李善德却因为谏言被贬岭南,反而躲过了一劫。
得知消息的那一天,李善德在荔枝树下,一口气吃了三十几颗荔枝。
那仿佛是他对所经历的荒诞、所目睹的苦难、所参与的罪恶的一种吞噬。
他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手在颤抖,那是劫后余生的庆幸。
也有一份扬眉吐气:这是我配得的,我不再是被压在最底层的蝼蚁了。
这或许是命运,是天意,但李善德最该感谢的,
是没有被这个世界改变的自己。
---From《乌鸦电影》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