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

2025-07-14 08:58  浏览数:205  来源:CR123456789    

觅我游踪五十年
将去云南,临行前的晚上,写了三首旧体诗。怕到了那里,有朋友叫写字,临时想不出合适词句。一九八七年去云南,一路
写了不少字,平地抠饼,现想词儿,深以为苦。其中一首是:羁旅天南久未还,故乡无此好湖山。长提柳色浓如许,觅我旅
踪五十年。
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曾两度租了房子住在校外。一度在若园巷二号,一度在民强巷五号一位姓王的老先生家的东屋。民强
巷五号的大门上刻着一副对联:圣代即今多雨露故乡无此好湖山我每天进出,都要看到这幅对子,印象很深。这幅对联是集
句。上联我到现在还没有查到出处,意思我也不喜欢。我们在昆明的时候,算什么“圣代”呢!下联是苏东坡的诗。王老先
生原籍大概不是昆明,这里只有他的寓庐。他在门上刻了这样的对联,是借前人旧句,抒自己情怀。我在昆明待了七年。除
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个故乡。少年羁旅,想走也走不开,并不真的是留恋湖
山,写诗(应是偷诗)时不得不那样说而已。但是,昆明的湖山是很可留恋的。
我在民强巷时是生活,真是落拓到了极点。一贫如洗。我们交给房东的房租只是象征性的一点,而且常常拖欠。昆明有些人
家也真是怪,原意把闲房租给穷大学生住,不计较房租。这似乎是出于对知识的怜惜心理。白天,无所事事,看书,或者搬
一个小板凳,坐在廊下胡思乱想。有时看到庭前寂然的海棠树有一小枝轻轻地弹动,知道是一只小鸟离枝飞去了。或是无目
的地到处游逛,脸大的学生称这种游逛为Wandering.。晚上、写作,记录一些印象、感觉、思绪,片片段段,
近似A.纪德太隔两三天就搭了短梯,叫那个女孩子爬上去,摘下很多半开的花苞,裹在绿叶里,拿到花市上卖。她怕我们
乱摘她的花,就主动用白瓷盘码了一盘花,洒一点清水,给各屋送去。这些缅桂花,我们大都转送了出去。曾给萧珊、王
树藏送了两次。今萧珊、树藏都已去世多年,思之怅怅。
我们这次到昆明,当天就要到玉溪去,哪里也顾不上去看看,只和冯牧陪凌力去找了找逼死坡。路,我还记得,从青莲街
上去,拐个弯就是。一九三九年,我到昆明考大学,在青莲街的同济大学附中寄住过。青莲街是一个相当陡的坡,原来铺
的是麻石板;急雨时雨水从五华山奔泻而下,经陡坡注入翠湖,水流石上,哗哗作响,很有气势。现在改成了沥青路面。
昆明城里再找一条麻石板路,大概没有了。逼死坡还是那样。路边立有一碑:“明永历帝殉国处”,我记得以前是没有的,
大概是后来立的。凌力将写南明历史,自然要来看看遗迹。我无感触,只想起坡下原来有一家铺子卖核桃糖,装在一个玻
璃匣子里,很好吃,也很便宜。
我们一行的目标是滇西,原以为回昆明后可以到处走走,不想到了玉溪第二天就崴了脚,脚上敷了草药,缠了绷带,拄杖跛
行了瑞丽、芒市、保山等地,人很累了。
脚伤未愈,来访客人又多,懒得行动。翠湖近在咫尺,也没有进去,只有宾馆门前,眺望了几回。
即目可见的风景,一是湖中的多孔石桥,一是近西岸的圆圆的小岛。
这座桥架在纵贯湖的通路上,是我们往来市区必经的。我在昆明七年,在这座桥上走过多少次,真是无法计算了。我记得这
条道路的两侧原是是有很多高大的柳树的。人行路上,柳条拂肩,溶溶柳色,似乎透入体内。我诗中所说“长提柳色浓如许
”,主要即指的是这条通路上的垂柳。柳树是有的,但是似乎矮小,也稀疏,想来是重栽了。
那座圆形的小岛,实是个半岛,对面是有条小径通到陆上的。我曾在一个月夜合两个女同学到岛上去玩。岛上别无景点,平
常极少游客,夜间更是阒无一人,十分安静。不料幽赏未己,来了一对警备司令部的巡逻兵,一个班长,把我们骂了一顿:
“半夜三更,你们到这里来整哪样?你们呐校长,就是这样教育你们呐!”语气非常粗野。这不但是煞风景,而且身为男子
,受到这样的侮辱,却还不出一句话来,实在是窝囊。我送她们回南院(女生宿舍),一路沉默。这两个女学生现在大概都
已经当了祖母,她们大概已经不记得那晚上的事了。隔岸看小岛,杂树蓊郁,还似当年。
本想陪凌力去看看莲花池,传说这是陈圆圆自沉的地方。凌力要到图书馆去抄资料,听说莲花池已经没有水(一说有水,但
很小),我就没有单独去的兴致。
《滇池》编辑部的三位同志来看我,再三问我想到哪里看看,我说脚疼,哪里也不想去。他们最后建议:有一个花鸟市场,
不远,乘车去,一会就到,去看看。盛情难却,去了。看了出售的花、鸟、猫、松鼠、小猴子、新旧银器……我问:“这条
街原来是什么街?”——“甬道街”。甬道街!我太熟了,我告诉他们,这里原来有一家馆子,鸡做得很好,昆明人想吃
鸡,都上这家来。
这家饭馆还有个特点,用大锅熬了一锅苦菜汤,苦菜汤是不收钱的,可以用大碗自己去舀。选摘已经看不出痕迹了。
甬道街的隔壁,是文明街,过去叫“文明新街”。一眼就看出来,两边的店铺都是两层楼木结构,楼上临街是栏杆,里面是
隔扇。这些房子竟还没有坏!文明街是卖旧货的地方。街两边都是旧货摊。一到晚上,点了电石灯,满街都是电石臭气。什
么旧货都有,玛瑙翡翠、铜佛瓷瓶、破铜烂铁。沿街浏览,蹲下来挑选问价,也是个乐趣。我们有个同班的四川同学,姓李
,家里寄来一件棉袍,他从邮局取出来,拆开包裹线,到了文明街,把棉袍搭在胳膊上:“哪个要这件棉袍!”当时就卖掉
了,伙同几个同学,吃喝了一顿。街右有几家旧书店,收集中外古今旧书。联大学生常来光顾,买书,也卖书。最吃香的是
工具书。有一个同学,发现一家旧书店收购《辞源》的收价,必定家要高不少。出接口往西不远,就是商务印书馆。这位老
兄于是到商务印书馆以原价买出一套崭新的《辞源》,拿到旧书店卖掉。文明街有三家瓷器店,都是桐城人开的。昆明的操
瓷器业者多为桐城帮。朱德熙的丈人家所开的瓷器店即在街的南头。德熙婚后,我常随他到他丈人家去玩,和孔敬(德熙的
夫人)到后面仓库里去挑好玩的小酒壶、小花瓶。桐城人请客,每个菜都带汤,谓之“水碗”,桐城人说:“我们吃菜,就
是这样汤汤水水的。”美国在广岛扔了原子弹后,一天,有两个美国兵来买瓷器,德熙伏在柜台上和他们谈了一会。这两个
美国兵一定很奇怪:瓷器店里怎么会有一个能说英语的伙计,而且还懂原子物理!
这文明街为文庙西街,再西,即为正义路。这条路我走过很多次,现在还认得出来。
我十九岁到昆明,近年七十一岁,说游踪五十年,是不错的。但我这次并没有去寻觅。朋友建议我到民强巷和若园巷看看,
已经到了跟前,不知道为什么,我不怎么想去。
昆明我还是要来的!昆明是可依恋的。当然,可依恋的不只是五十年前的旧迹。
记住:下次再到云南,不要崴脚!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