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有什么好看的》4-2 二次元妄想鸟类学,开讲! 6/10
仔细观察一下野鸟,你就会发现,它们飞翔的频率其实很低。忙着找食物的鸽子一直在地上走,
乌鸦站在电线杆上嬉皮笑脸……你去追它吧,它的确会飞走,可一旦飞到你够不着的树枝上,它就会继续休息。
“鸟就是飞在天上的动物”不过是一种成见。
不飞的时候,鸟类重点使用的器官当然是脚。翅膀的确是鸟类的象征,但脚才是平时支撑它们的运动器官,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鸟类的脚型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模式而进化的。
不等趾型是树上居民的典型脚型。麻雀、老鹰、鸽子的脚都属于这个类型。恐龙是鸟类的祖先,
但它们的脚趾都是朝前的,这是因为恐龙主要在地面活动。后来,恐龙进化成了鸟类,开始利用树上的空间,
于是便进化出了朝后的第一趾。
再后来,适应了树上空间的鸟类又进化出了一批“不上树”的鸟。一下地,第一趾就成了纯粹的累赘。所以,
主要在地面活动的鸟类呈现出第一趾逐渐消失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