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诉11证明程序
院应当在 48 小时内作出裁定。当事人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的法院应当责令提供担保。诉前证据保全后,当事人向其他有管
辖权的法院起诉,采取保全措施的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申请将保全的证据及时移交受理案件的法院。诉讼中证据保全适用于证
据可能灭失或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可以依当事人申请或者法院依职权采取,当事人申请证据保全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法
院提出,由受理案件的法院管辖。诉讼中申请证据保全,可能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责令提供担保。1.及时举证义务。当
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及时提供证据,举证期限可以由法院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后经法院准许。第
一审普通程序中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15日,简易程序举证期限不得超过15天,小额诉讼的程序举证期限一般不得
超过7天。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向法院申请延长。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
法院应当贵令说明理由;拒不说明或者理由不成立的,法院可以不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诚、罚款:(1)
当事人因客观原因逾期提供证据,或者对方当事人对逾期提供证据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未逾期。(2)当事人因故意或者重大
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不予采纳。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罚款。(3)
当事人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法院应当采纳,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诚。2.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分为依申请和
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基于约束性辩论原则,以及处分原则和平等原则,法院依职权调査收集证据仅限于①国家、社会、第三
人利益;②身份关系;③程序性事项三大类。① 除此之外,证据的调查收集应当依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当事人申请法院调查
收集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的证据,在庭审时出示,听取当事人意见,就调查收集情况进行说
明即可(无需质证);法院依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由审判人员对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况进行说明后,由提出申请的一方当事人与
对方当事人、第三人进行质证。考点必背-3.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在审理前的准备
阶段或者法院调查、询问过程中发表过质证意见的证据,视为质证过的证据。质证原则上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商
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以及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证据,不得在公开开庭时质证。4.非法证据排除。对以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者严重违背公序良俗的方法形成或者获取的证据,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5.证据能力、证明
力、自由心证(1)证据能力是指一项事实材料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的资格,属于证据的法律属性,一项事实材料是否具有证据
能力取决于法律的规定。(2)证明力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作用,即证据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案件事实,证明力是证据
的自然属性,取决于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客观联系。(3)“自由心证”要求法律只对证据的证据能力(证据的法律属性)
作出规定,而不对证明力问题(证据的自然属性)作出规定。证明力的有无和大小问题由法官根据自己的良知、理性经验、逻
辑进行判断。我国司法解释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据法律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
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进行独立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体现了自由心证的精神以及心证公开制度。(4)关于证
明力的提示性规定(补强证据规则)。以下证据的证明力小,不得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需要其他证据对其证明力进
行补强:①当事人的陈述;②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作的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不相当的证言;③与一方
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陈迷的证言;④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电子数据;⑤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制件、复
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