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就是一个自在_马德
琴一箫,然后是漫卷诗书。从地理坐标到心灵坐标,入世亦是出世。这种自在,是一个人的自由。头顶是诗书的光辉,心底有
先圣的排丘壑,以去世俗化来自我边缘化。他们远离喧嚣,就是希望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事实上,如果头顶上没有信仰和道
德的星光照耀,人是很难听命于谁,或臣服于什么的。这不是服谁的问题,而是谁也不愿意服。本质上,人都喜欢绝对的自由
。我去管谁,最好谁也别管着我。看起来,这是在追求自由,其实这是在实现自我。以我为尊的人,必然会以邻为壑。这样的
人,标榜自由,实则自私。自私,是自由的大敌。狭隘,并不会让一个人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解脱。真理之下,也会有乌合之众
。他们最大的特点,不是谁对就听谁的,而是谁有用才听谁的,谁管着自己才听谁的。实际上,他们并不在乎对与错。他们笃
信,有用就是对,有权就是真理。这是一群无是无非的人。他们好管,又极难管,极爱说理,又极不会说理,会一拥而上,也
会一哄而散,容易脑袋发热,更懂得明哲保身。他们兢兢业业,也浑浑噩噩,活到了平庸,却觉不出自我的昏庸。他们渴求诗
和远方,但诗在远方,远方还在远方——千里万里,不过是风景地,而非心灵的原乡。也许每个都是乌合之众。狮子在自由的
版图上奔跑,多少人,都是风雪中的羔羊。必须看到这样的博大和宽广:有的人,这里惠风和畅,也希望别人沐浴在煦暧的春
光里。他们遵从规则 、制度和法令,是一种内心的规范。他们约束自我,是希望惠及他人,而不是扰及他人。真正的自由,
是让彼此舒服,是让每一个生命互相尊重,并获得各自的尊严感。爱自由的人,从自我出发走向无我。因此,他是反功利主义
的。这样的人,除了良知,还有一颗爱世界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讲,看热闹的人,冷眼旁观者,不是是爱自由的人。他们要自
由,不过是希望自己这里自在,并且他人不影响到自己自在。每个人都可以是别人的老师,只是因为,谁都喜欢居高临下。道
德,是一块容易站得上的高地。在这块高地上,你可以跟着别人指手画脚。指责别人,不是因为自己做得好,而是总看不惯别
人做不好。其实,以道德绑架人本身,一点也不道德。不能深切地理解别人,就一定不能深刻地省视自己。所以,理解不了别
人的时候,也要原谅别人不理解你。人世的好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你拿出冷漠,收到的是对等冷漠,你拿出宽恕,得到是双倍
宽恕。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批评的自由,有时候只会让别人不自由。何不走向另一种境地:不去批评,给彼此自由。
约束自己,自会激发出庄重感,而放开别人,必将回荡着清正的力量。不为人师没有那么难,谙透人世艰辛和易,就会心生许
多敬畏。自由不是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而每条路你都是畅通的,每扇门于你都敞开的。岁月翻遍,册页写满公平和正义。然后
,你珍惜这一切,却从不僭越。有自由的世界,还得有无数秉持自由精神的人。他们深深懂得:想拥有光明的世界,必须要先
从自己这一角度亮起。也许会看到黑暗,会触磁碰到肮脏和丑恶,但依旧心怀热烈。然后,知行合一,始终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