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3应用系统规划-详细调研(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对象:现行系统。
目的:在于完整掌握现行系统的现状,查明其执行过程,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和数据,为下一步的系统分析
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具体的调研内容包括:管理业务状况与数据流程的调查和分析。系统调研分析从一开始就应成立调研组。调研组由使用组织的
业务人员和领导人员与规划设计团队共同组成。
②详细调研的范围。是组织内部信息流涉及领域的各个方面。信息流是通过物流而产生的,物流和信息流又都是在组织中
流动的。大致有9个方面:1.组织和功能业务。2.组织目标和发展战略。3.工艺流程和产品构成。4.数据和数据流
5.业务流程和工作形式。6.管理方式和具体业务的管理过程。7.决策方式和决策过程。8.可用资源和限制条件
9.现存问题和改进意见。
③详细调研的原则。
1.自顶向下全面展开。2.用户参与。3.分析系统有无改进的可能性。4.工程化的工作方式。5.全面与重点相结合。
6.主动沟通和友善的工作方式。
④详细调研的内容。几项活动必须全部完成,它们之间是互补的,通常同时完成。
1.收集信息。是指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所需的信息。准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时效性原则。
调研人员必须成为系统所支持的商业领域的专家。在完成这项活动时,应该回答:我们是否已经拥有全部信息来定义
系统必须完成的工作。
2.系统需求建模。应该回答:我们需要系统做什么(详细的)
3.需求的优先级划分。应该回答:系统要完成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4.构建系统原型,检验可行性并发现问题。主要目的是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检验业务需求某种实现方法的可行性。
②系统分析的过程和方法。分为:问题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定义阶段。
1.问题分析(起点)实际上是需求的调研。注意事项:1.需要明确系统建设的背景2.进一步了解3.找出关键利益
相关人员及待解决的问题。4.详细调查和分析业务流程(达成共识)
使用一些需求引导方法。原型法:缺点要投入额外工作量和成本。
JAD会议:缺点会议参与人员多,难以控制。观摩法。
2.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就是新系统必须完成的功能/局限性。有功能性需求和非功能性需求。常用的需求分析方法:
1.面向过程的结构化方法。2.面向数据的信息工程方法。3.基于UML的用例驱动方法。4.基于敏捷过程的用户故事
3.需求定义。需求分析是分析人员与用户反复沟通和谈判的过程,一旦双方就系统需求达成一致意见,接下来
应该进行需求定义。
③系统说明书:是系统分析阶段的技术文档,也是这一阶段的工作报告。是提交审议的一份工作文件。编写很重要,简明扼要
抓住本质。它的优势是系统分析人员水平和经验的体现,也是系统分析师对任务和情况了解深度的体验。有以下特征:
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无二义性、可修改性、可跟踪性。
系统说明书内容:1.引言。说明系统建设项目名称、目标、功能、背景、引用资料、本文所用的专门术语。
2.概况。具体有:系统建设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现行系统的调查情况、系统功能需求、系统数据需求、系统其他需求。
3.实施计划。工作任务的分解、进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