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13/12耍赖:以柔克刚,避免压服《共情: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13/12耍赖:以柔克刚,避免压服《共情: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2025-05-21 13:08  浏览数:257  来源:小键人abc    

12耍赖:以柔克刚,避免压服
情景再现
奔奔和妈妈逛超市,路过玩具区,他就不肯走了,摸摸这个,捏捏那个。
“我要这支冲锋枪。”奔奔抱起一支很大的冲锋枪说道。
“家里不是有吗?”妈妈尽量温和地说。
“那个和这个不一样。”奔奔执拗地说。
“怎么不一样?都差不多,不买。”妈妈有点儿烦,果断拒绝道。
“我就想要。”奔奔抱紧了冲锋枪。
“那你自己留在这儿,我走了。”妈妈转身欲走。
“不!我就要买。”奔奔抱着妈妈的腿,大哭,引人侧目。
情绪分析
撒泼耍赖是孩子惯用的伎俩,不给买想要的玩具,打滚;不让看动画片,哭闹;不让吃零食,撒泼。
孩子耍赖,尤其是在公共场所躺地上打滚,扯着嗓子大喊,让父母特别恼火。通常我们都会觉得孩子被惯坏了,却忽略了
孩子耍赖背后暗藏的原因与父母回应孩子请求信号的态度。比如,回应得是否及时?是否正确?
回应并非只是答应孩子的需求,回应还包括对未被满足的欲望的安抚和削减。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情绪也得不到安
抚时,孩子就会用他认为有效的办法——耍赖,来“要挟”父母答应自己的请求。
当然,在孩子选择使用耍赖的方式“要挟”前,一定是熟悉“要挟”这种方式,或者说深知“要挟”的威力。比如,每次
一打滚,父母就跑过来,第一时间满足了自己的需求。这种办法如此卓有成效,孩子当然会常常使用。
那么,孩子是从哪里感受并且学会“要挟”的呢?常见的情况是,父母要挟过他,或者经常要挟他。只不过父母的要挟不
是耍赖撒泼,满地打滚,而是强词夺理,横眉怒目,恐吓威胁,甚至直接拳脚相加。因此,孩子学会了耍赖,严格地说是
升级的耍赖。
当下很流行的一种应对孩子耍赖的方式就是视而不见,等孩子自己觉得无趣的时候,自然会停止耍赖,但这种回应真的好
吗?耍赖的孩子心理上本来已经受到了伤害,父母要做的不是假装看不见,恰恰应该是去回应,回应他的诉求,回应他的
需要。这不等于要去满足他的无理需求,而是让他感受到:“你的需求我看到了,我很理解你,也想满足你,但确实做不
到,我真的很抱歉。”说到底,即使是拒绝孩子,也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理解,避免让孩子觉得很受伤。
话术建议
温柔表达爱而非气急败坏
“我爱你,但我不能满足你的这个要求。我们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解决的方法。”说的时候,尽量蹲下来,平视孩子的眼睛,
保持温柔的语气。
结果是:孩子仍然不高兴,但情绪在可控范围内。
孩子很容易把父母的行为和对他的爱联系起来,这里的“我爱你”,就是告诉孩子,我爱你,这是无条件的爱。让孩子相信,
就算自己一时发火训斥了孩子,拒绝了孩子,但自己还是爱他的。当孩子耍赖的时候,也是最需要爱的时候,一如既往的爱,
能帮孩子建立良好的安全感。
协商而非威胁
“我数到三,你再不起来我就回家了,你自己留在这儿慢慢哭吧。”
结果是:孩子继续躺在地上,或者因为担心被抛弃而站起来,哭的更加厉害。
“我知道你很想吃棒棒糖,但你今天已经吃了一个了。再吃牙齿就会长虫子,你不是最怕去看牙医吗?”
结果是:孩子心里虽然不太乐意,但他还是愿意接纳父母的建议。
威胁也许能让孩子乖乖听话,但必定是一肚子的不乐意。其实,孩子并没有那么贪婪,当孩子感到自己的心理需求被满足的
时候,还是很容易接受父母和他商量的。
引导而非强迫
“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但这个是小姐姐的。小姐姐也非常喜欢这个玩具,如果你拿走了,小姐姐会感到难过。我们可
以下次再来,和小姐姐一起玩呀。”
结果是:孩子不再坚持带走,而是期待下次再来一起玩。
在公众场所教训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很没面子。同时,主人也多半会出于礼貌让孩子拿走,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养成拿人东西
的习惯。不如引导孩子分清“别人的”和“自己的”的物权概念,让他知道那是别人的玩具,可以玩,但不可以带走。同时,
也让孩子学会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别人喜欢的玩具被拿走会不开心的,进而懂得不是自己的东西,就不能随便拿走。
坚定立场,而非轻易妥协
“妈妈也想给你买这个玩具,但咱家已经有一个了。如果你想哭的话,可以哭一会儿。”
结果是:孩子知道就算哭妈妈也不会答应自己。伤心一会儿,最终放弃请求。
孩子哭是需要观众,如果没人“捧场”,他就算是哭,也会很快停止。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态度是严肃而坚决的,
不论他使什么招,都不会动摇。
表达理解,而不是事后再施压
“你刚才想要那个变形金刚,妈妈没有给买,所以哭了是吗?下次如果你想要什么东西,可以郑重地跟妈妈说,而不是哭闹,
妈妈会好好考虑的,好吗?”
结果是:孩子开始考虑下次怎么开口提请求,才能被父母答应。
当孩子的情绪平复下来,父母不要再给孩子施加压力,毕竟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这时候,要做的是安抚孩子的情绪,表达
自己的理解和宽容。
应对孩子无理取闹的步骤:
1.对孩子的要求及时回应
2.表达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3.与孩子平等协商
4.正确引导孩子应该怎么做,使孩子最终放弃不合理的要求
5.表达对孩子的支持和理解
思考题
为什么对孩子的耍赖视而不见并不是恰当的做法?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