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13/9害羞:慢引导,不催促《共情: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13/9害羞:慢引导,不催促《共情:接纳孩子的真实感受》

2025-05-18 21:39  浏览数:192  来源:小键人abc    

09害羞:慢引导,不催促
情景再现
早上出门,妈妈领着贝贝在电梯里遇到邻居王阿姨。
“贝贝,你好啊!”王阿姨弯下腰,亲热地对贝贝说,贝贝低着头没吱声。
“快说阿姨好呀!”妈妈在后面推推他,催促道,贝贝扭扭身子,往妈妈身后躲去。
“这孩子,太害羞了。”妈妈有点儿尴尬。
“没关系,没关系。”王阿姨连忙摆手,快速离去。
“刚才为什么不说话?怎么这么没礼貌?”确认阿姨走远了,妈妈气呼呼地把贝贝从身后拽出来,厉声问他。
贝贝吓得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情绪分析
父母经常容易被孩子扭扭捏捏,不说话的行为感到愤怒,由于面子问题,时常担心别人会在背地里嘲笑自己没管教好孩子。
恼羞成怒之下,就会责骂孩子不懂事,没礼貌,甚至逼迫孩子开口。
结果,孩子不仅没有因此变得大大方方,反而更加沉默和胆小,或者干脆和父母对着干——你越是让我开口,我就是不说。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不愿意听从指挥,哪怕对方是父母。
一般孩子在3岁之前,都会非常听话,比如,你让孩子说“阿姨好”“叔叔再见”,他都会鹦鹉学舌般照做,甚至还会主动
加上小手势。但过了3岁,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和喜好,你会发现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
很多孩子不愿意打招呼其实另有隐情,只是家长不明白,也没有主动去发现,就随便给孩子贴标签,给孩子造成了难以弥补
的心理伤害。
例如:西奥小时候,父母去了外地工作,他跟着奶奶生活。奶奶是个非常热情的老太太,每次家里来人,她都会把他推到前
面让他跟每个人打招呼,并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果他不开口,奶奶就会不停地推他:“说话呀,这么大了,怎么还害羞?胆小的孩子可没出息。”
西奥其实只是单纯地不想说话,但奶奶的话,让他既羞又愧,连头都抬不起来。为了训练他的胆子,奶奶更是常带他出去,
见人就逼着他打招呼。声音小了,奶奶也会不乐意,直接说:“大点儿声,难道奶奶没给你吃饭吗?”这让他越发地害怕
见人,看到街上的人就害怕,想躲起来。
多年以后,西奥长大成人,每每在午夜梦醒,人际关系受挫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自己是否真如奶奶所说,胆小没出息。
你越催促,孩子越羞涩。所以,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就逼迫孩子打招呼,那样只会让你距离一个有礼貌的孩子越来越远。
话术建议
接纳孩子的感受,引导积极行为
“妈妈知道你今天心情不好,不想说话是不是?你只要打个招呼就可以回你自己的房间了,这应该没问题把?我知道你一直
都是个有礼貌的孩子。”
结果是:孩子觉得打招呼是礼貌问题,应该去做。
每个人都有喜欢和讨厌的人,对讨厌的人可以少交往,但保持基本的礼貌还是应该的。如果是因为心情不好不想开口,可以
尽量一个人待着;如果必须见人,还是要调整心情,礼貌待人。
认真介绍孩子与对方认识
“这位是张阿姨,之前跟你提到过的,在年会上唱歌,我们都听入迷了。”
结果是:孩子很高兴父母把他当作大人看。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没必要去介绍,所以就直接省略了。如果你能在介绍完大人后,再拉着孩子的手说:“瞧,这就是
我儿子周浩。他今年9岁,喜欢打篮球。”这样郑重的介绍,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再加上对方又跟孩子示意问好,多
数孩子都会非常乐意地去问候对方。
具体示范打招呼的方式
“你若觉得‘你好’不容易说出口,我们可以换一种问候方式。比如,小狗头上的小辫子太可爱了,是您给扎的吗?”
结果是:孩子发现打招呼没有那么难。
打招呼其实并非只有“你好”“吃了没”这种模式,主动给孩子示范一些不同的方式,让孩子知道,打招呼不仅仅是一种
礼貌,还是一种感情的交流。关注对方,关心对方,一两句寒暄,就能把彼此的关系拉近。示范的次数多了,孩子自然会
慢慢领悟到其中的窍门,成为一开口就招人爱的孩子。
引导孩子打招呼的步骤:
1.了解孩子不爱打招呼的原因
2.尊重孩子的感受,引导积极行为
3.认真介绍孩子与对方认识
4.给孩子示范打招呼的方式
思考题
为什么父母越催促,孩子往往越害羞?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