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心即理,天下难道还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吗?
浮世之中,总有许多人为追求物质享受,社会地位和显赫名声等身外之物,而心力交猝,疲惫不堪。
他们怨天尤人,欲逃离其中而不可得,皆因忽略了自己的内心,不明白万事以修心为先的道理。
不忙不乱 不焦不躁
天地间的大气,本来没有瞬息中断过,但有了一个主宰,就能不先不后,不急不缓,
即使千变万化,主宰是一成不变的。
人有了这个主宰才产生,如果主宰安定,如同天地运行一样永无停息,即使日理万机,
也经常从容自在,也就是所谓的“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若无主宰,便只有气在四处奔流,怎么会不忙呢?
忙碌是社会中大多数人的一种生活状态,不幸的是,与身体操劳相伴随而来的,
还有内心的忙乱急躁,焦虑不堪,所谓身之主宰便是心,
倘若在忙碌的生活中不能给内心留一份悠闲,而使其深受烦恼与担忧所累,
便更难在为人处世之时做到游刃有余,潇洒自在。
对于愤怒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过分在意,心体自会廓然大公,而实现本体的中正了,
心胸狭隘的人 只会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空间里,郁郁寡欢,
而心胸宽广的人,他的世界比别人更加开阔。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娇柔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
人应永远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远长新,
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志不树立,天下就没有可成功的事,即使是各种工匠技艺,也没有哪个不是靠志气才能学成的。
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
这是因为,一个人的理想,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
自然也决定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
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