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经济
的一种流转税。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消费税是以消费品的流转额作为征税对象的各种
税收的统称,是政府向消费品征收的税项,典型的间接税,多数在生产或进口环节缴纳。消费税是价内税,作为产品价格的一
部分存在,税款最终由消费者承担。印花税是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其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车船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车辆、船舶的所有人或者
管理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应缴纳的一种税。宏观调控指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
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
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重要经济学名词GDP: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 一般构成:消费、私人投资、政
府支出和净出口额。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是反映居民生活必需品零售价格变化趋势的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
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当 CPI>3%的增幅时,是通货膨胀;当 CPI>5%的增幅时,是严重的通货膨胀。PP
I: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目的是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的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形。PPI 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
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基尼系数:国际上用来综合考查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分析指标。基尼系数最大为“
1”,最小等于“0”;通常把 0.4 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替代品:两种产品存在相互竞争的销售关系,即
一种产品销售的增加会减少另一种产品的潜在销售量,反之亦然,如牛肉和羊肉、洗衣粉和洗衣液。互补品:两种商品必须互
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即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如汽车和汽油、钢笔和墨水。边际成本
:增加一单位的产量随即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这个概念表明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与总产量有关。随着产量的增
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而放弃的其他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
。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沉没成本: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如“覆水
难收”。可变成本:又称变动成本,是指在总成本中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项目,主要是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
的价值,当一定期间的产量增大时,原材料、燃料、动力的消耗会按比例相应增多,所发生的成本也会按比例增大,故称为可
变成本。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固定成本。固定成本:又称固定费用,是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
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能保持不变的成本。口红效应:也称“低价产品偏爱趋势”。通常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弥
补自己的消费欲望,会购买一些“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如口红。棘轮效应:人们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具有不可逆性,消费者
易于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加消费,但不易于随收入降低而减少消费。如“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黑天鹅事件:是指难以预
测,但突然发生时会引起连锁反应、带来巨大负面影响的小概率事件。它存在于自然、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虽然属于偶然
事件,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产生严重后果。灰犀牛事件:是指明显的、高概率的却又屡屡被人忽视、最终有
可能酿成大危机的事件。它在社会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发酵之前往往不被重视,以致错失了最好的处理或控制风险的时机,最
后可能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