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KO!再见!边缘型人格!——3.13发自内心地否定自我

KO!再见!边缘型人格!——3.13发自内心地否定自我

2024-12-01 20:18  浏览数:120  来源:坚持不懈的知安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关爱的渴望、对被抛弃的不安与恐惧、反复出现的自残行为或自*意念,背后的问题均为患者心中强烈
的自我否定。
患者常常感到并表现出因生存意义和价值而迷茫、感到不被爱的困惑。也有更为激烈的患者会强烈地诅咒“生”,“生而为
人真是不幸”“我想消失得无影无踪”。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不能好好珍惜自己,常常会过于随便地对待自己、贬低自己,甚至伤害自己。这背后的原因,很多时候
都是患者珍重的人未将其看作不可替代的存在,否定或伤害患者。
约一半患者的父母承认确实曾让患者感到寂寞、未能好好地爱护患者。但是另一半患者的父母却表示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地倾注
爱意,无法接受眼前的情况。有些父母还会强调,患者从小就人性执拗,给他们带来了挑战和困扰。
这些父母虽然都具备社会常识、在伦理上也无可指责,却只能从自身视角出发理解孩子,很难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体会其内心世
界。
很多情况下,父母中的一方容易情绪激动并做出过激反应。当与自身标准冲突的情况发生时,父母便不谅解、威胁要抛弃、否
定一切地责备孩子。在父母看来,这只是在努力教育引导孩子。
案例:这是一名因药物滥用、不安、抑郁症而造访医疗机构的女孩。女孩十九岁,体型瘦小。她面容稚嫩,但是与其说天真无
邪,不如说有一种不得父母关爱的人身上特有的、虚长年华的幼稚感和阴郁感。
小学四年级时,女孩因遭受校园霸凌,长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她极度不自信,每日都非常不安,依赖药物排遣不安。对女
孩而言,活着只是不安和痛苦,她几乎不曾感受过快乐。只有药物能帮她摆脱不安与痛苦,使她获得安宁。
女孩有一个大她一岁的姐姐和一个小她三岁的弟弟。与内向腼腆的女孩相反,姐姐外向活泼,性格积极。父母十分疼爱性格开
朗、成绩优秀的姐姐,却总用近似嘲讽的眼神看女孩,也不曾表扬过她。
女孩说,在她小学四年级不去上学时,父母告诉她上学是孩子的任务,逼她去学校。父母说:”你之所以被欺负是因为你性格
太阴暗了。“
女孩现在已经十九岁了,却仍然展现出一种对父母关爱的执着。她说,如果可以的话想和母亲一起睡觉,但是她知道母亲不会
同意的。毕竟父母连看她的脸都会厌烦——她对此坚信不疑。
直接伤害其尊严的虐待行为自不必提,玩笑、口头禅等父母无心之举和态度上的细小差异在日积月累中,也会产生足以扭曲孩
子今后人生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培育自我肯定感而非自我否定感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