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明24主观带背1-8
考点1、法治思想形成发展的逻辑
法治思想的形成发展有以下逻辑:第一,从历史逻辑来看:法治思想凝聚着党在法治建设长期探索中形成的智慧结晶,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实践的新境界。
第二,从理论逻辑来看:法治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立场,继承党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系统总结新时代法治实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
第三,从实践逻辑来看:法治思想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推进伟大斗争、
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之中完善形成,并随着实践丰富。
考点2、法治思想的鲜明特色
法治思想用“十一个坚持”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部署,具有鲜明特色:
第一,原创性:法治思想在理论上不断提出新命题,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
第二,系统性:法治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十一个重要方面的要求,
构成系统完备的科学思想体系。
第三,时代性:法治思想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科学回答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根本性问题,
开启了法治中国新篇章。第四,人民性:法治思想强调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第五,实践性:法治思想以破解法治实践难题为着力点,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使得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考点3、法治思想的重大意义
第一,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第二,法治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以新的时代内涵,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三,法治思想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第四,法治思想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
考点4、法治思想
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南。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是“十一个坚持”,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第一,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同中国法治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第二,法治思想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事业以新的时代内涵,
是对党领导法治建设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三,法治思想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
是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
第四,法治思想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任务,
是引领法治中国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旗帜。
注意法治思想和其他采分点的关系,一定是法治思想指导其他采分点,其他采分点必须要贯彻落实法治思想。
考点5、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考点6、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一、为什么?
第一,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全面依法治国,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有目的、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是由全面依法治国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只有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才能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二、怎么办?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
必须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作用,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第二,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
第三,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制定全面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
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统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考点7、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21年全国延考考查)
一、为什么?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立场。
第一,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答了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第三,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也保证了人民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
第四,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和有效运行的根本所在。
二、怎么办?
第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融入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中。
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
要用法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法管理国家事务。
第二,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法治价值追求。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围绕社会公平正义,把公平正义贯穿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全过程,
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第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必须始终把人民作为工作的中心,用法治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扩展阅读】全过程人民民主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全过程人民民主强调人民当家作主、协商民主、基层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
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
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
是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考点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2018考查)
一、为什么?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指明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方向,有助于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认识和行动。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道路,是被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法治道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第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动摇,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以法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驾护航。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
要深入学习贯彻法治思想,不断开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