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今天,你刷存在感了吗?

今天,你刷存在感了吗?

2024-08-24 13:17  浏览数:229  来源:向阳花    

经常听人说要刷一个“存在感”,但是什么叫“存在”呢?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伟大哲学观念的影
响,有时我们认为自己独立思考得来的想法不过是前人的观念,后人往往只是在啃食这些伟大观念的残羹冷炙。所谓的存在感
显然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无论您是否听说过存在主义,其实你都已经在受这种观念的影响。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去考
察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主义。存在主义的奠基人叫作克尔凯郭尔。他认为,知识和教育很少与人类生存有关。相反,为
了理解人类生命,我们需要在人生及其决定和关系中的关键环节之内认识个体。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人生有三个阶段的存在。
当然,你也可以把这些阶段看成一种生存方式。第一个阶段叫作审美阶段,在这种阶段,人沉迷于短暂和当下事物。感官的需
要,欲望和冲动成为人唯一的向导当然,这种感官上的享受不一定是粗俗的,它也可能变现为对艺术、学术、文学、哲学和宗
教的热爱。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审美的个体并不在真正意义上做出选择。或者更准确地说,即便你做出了抉择,这种选择
也不属于生存选择。因为你所考虑的唯一问题是,这种选择能否实现你特定的感觉欲望。这种选择完全是在当下的,你只是在
选择中迷失了自己。比如,有人会问:我应该换一个工作吗?我应该出国深造吗?我应该买房吗?当你作出这种“选择”的时
候,你的选择并不属于克尔凯郭尔所谓的生存选择。所以无论你做还是不做,你最终都会表示后悔。在审美阶段,人的存在只
追求相对的目的,并不关注人们对于绝对的需要。在克尔凯郭尔看来,因为当下的力量不能承担我们渴望永恒的重负,所以厌
倦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厌倦类似于昆德拉的经典书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审美阶段的厌倦,导致人深深地绝望,让我
们不断更换各种时常翻新的当下“选择”。喜新厌旧是一种人生常态。我们要么在寻求拯救中找到各种尝新的当下,要么放弃
当下,在其他地方寻找拯救。如果跳出了审美阶段,那么人就进入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也就是伦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
们开始认为其他人是有价值的,我们尊重他们的权利,并由此承认它们的价值。由于伦理本身是不变的,因此它适用于每一个
人。与审美阶段不同,“选择”没有被赋予意义,所以无所谓正确和错误。(如找一个年薪十万的工作和年薪百万的工作,这
与对错有何干呢?)只有当一个放弃感观欲望,关注普遍尺度,才可能出现伦理生活,那么在这个意义上,也就超越了当下和
短暂的标准而获得了一种承认。在这种承认中,你会觉得自己获得了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存在。这其实也就是康德所说的:道德
不是教导我们怎样才能幸福,是教导我们怎样才能配得上我们的幸福。但是,这样一种新的存在也会让人有一种深深的焦灼感
。这种焦灼感在于,我们越是意识到普遍规律的命令,越是强烈地意识到我们不能坚持这些命令。在“知道”和“做到”之间
,有一个天然的鸿沟。人每天都在立志行善,但总是无法做到。在克尔凯郭尔看来,一个人真正的存在是进入第三个阶段的存
在——能够跨越“知道”与“做到”之间的这个巨大的鸿沟。能够实现这种存在的人,必然是极少数的。大部分的人只在第一
个阶段即审美阶段中获得存在。在克尔凯郭尔看来,第一种阶段的生活方式是大多数人的特征,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没有真正
超越儿童和青年时代,他们只关注当下的满足,也许会有少许的自我反思。经常有媒体报道,有些孩子为了玩游戏,为了给“
网红”打赏,将父母辛辛苦苦的积蓄瞬间花光。当然,你可以说,这些孩子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存在感,但这种存在感只是第一
个阶段的存在。然而,我们许多人其实和这些孩子一样,都只是在这种阶段中获得了存在的“意义”。(在克尔凯郭尔看来,
这其实没有意义)克尔凯郭尔所提出的关于存在主义的三种阶段,经常让我反思自己身处何种阶段。当我写下这篇文章时,我
又处在哪种阶段的存在呢?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