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人民网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端午的文化内涵

人民网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端午的文化内涵

2021-06-14 10:49  浏览数:591  来源:老酸奶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端午至,人们又蒸起了粽子、插上了艾叶、斟上了雄黄。
加上三天小长假,处处是一派喜乐的节日气氛。端午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正因如此,这个节日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
记得几年前,关于端午祝福是该说“快乐”、还是“安康”,还曾引发过不小讨论。看似一个小小的言语之争,背后其实是
民众对节日精髓、传统面目的探寻,是希望原汁原味的还原端午节的文化意蕴。而这些文化意蕴中,纪念屈原是接受度最广的
。端午节在粽叶的丝丝飘香之中,浸透着家国情怀,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厚重与深刻。人们纪念屈原,当然不只是因为他的
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灵魂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我们每一次过端午,就是对这种精神的致敬与汲取,也是对我们精神
世界的一次锻炼与雕琢。在今天,端午节里的家国情怀,更有大力弘扬的必要。对于很多人来说,端午节是一个小长假,
但对于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客运工作者、环卫工人等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岗位的人来说,依旧是“战斗”的节奏。
正是他们的默默坚守和负重前行,才有了我们“安康”的端午节。他们行为本身,就是对家国情怀的诠释,也值得全社会感念
。值此端午之际,对他们道一声"辛苦",也希望他们能够安康顺遂。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时,也该思考如何让端午节里
的这种家国情怀传承下去。可以看到,每到端午,各地都会组织各式各样的节日活动——诵读《离骚》、包粽子、做香包、
划龙舟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构筑起节日仪式感,人们在参与的过程中,渐渐与传统亲近。而文化也在人们有意识的参与中,
穿越时空,流淌到未来。当然,要让这种家国情怀能够持久,除了要在形式上重视端午习俗外,更重要的是在内心深处与
端午节的精神内核相共鸣。尤其在今天,我们依然需要面对疫情的挑战,我们依然需要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
拼搏。而端午节所承载着这种对祖国、对民族赤忱的爱,足以凝聚其我们持续拼搏和奋斗的磅礴力量。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传承好发扬好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历史交予我们的责任。当然,
最好的传承,就是让端午节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这离不开我们始终保持昂扬进取、求索不止的面貌
与状态。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