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中华上下五千年 宛华主编 3九州一统 昭宣中兴

中华上下五千年 宛华主编 3九州一统 昭宣中兴

2024-06-20 18:44  浏览数:68  来源:小键人14111120    

·昭宣中兴·汉武帝临终前任命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田千秋四人为辅政大臣,受命辅佐太子刘弗陵。这四个人的安排也是
作了精心选择的。霍光是西汉名将霍去病的弟弟,被授予军政大权,田千秋是新进大臣,桑弘羊是忠于汉武帝军政路线的老臣
,金日磾则是原匈奴休屠部的王子,休屠部则是匈奴的大部落,很显然汉武帝是想借此安抚匈奴。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死
,年仅8岁的太子刘弗陵登基,就是汉昭帝。他是汉武帝的幼子,母亲是钩弋夫人,据说她怀孕14个月才生下刘弗陵,大臣
们都认为是尧帝降生,纷纷向汉武帝表示祝贺。汉武帝老年得子,更是宠爱有加。临终前,汉武帝想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防
止“子幼母壮”,导致外戚强权,他下令赐死钩弋夫人。汉昭帝聪明伶俐,每当遇到大事,他都和霍光等人商量,将国家治理
得有声有色。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汉昭帝命大臣桑弘羊召集各郡国所推举的贤良、文学,询问百姓的疾苦。贤良
、文学与桑弘羊等人意见不一,他们就汉朝的内外政策进行了辩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盐铁之议。在盐铁会议上,双方辩论
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1)民间疾苦的根源。贤良、文学认为民间疾苦的根源在于国家经营盐铁,提出废除盐铁。桑弘羊
表示反对,认为国家垄断盐铁,扩大了财源,是抗击匈奴军费的主要来源。(2)对匈奴的政策。贤良、文学主张和亲。但桑
弘羊则认为匈奴反复无常,只有通过战争才能阻止匈奴的侵扰。(3)关于治国的方针和理论思想。贤良、文学信奉儒家的仁
义学说,主张德治。他们批判严刑峻法,认为这是亡国之道。桑弘羊施政以法家学说作为指导思想,主张法治,反对德治。他
认为有了严刑峻法,百姓就小心谨慎,社会自然会安定。另外,这次会议还涉及到了农业、社会现状、伦理道德和古今关系等
问题。这次辩论反映了西汉统治阶级内部儒法两派对汉武帝晚年的一系列政策的不同认识,并提出了自己的治国方略。汉昭帝
刘弗陵即位后他的同父异母哥哥燕王刘旦很不服气,想篡位自立,辅政大臣霍光自然成了他的眼中钉。霍光认为“无功不得封
侯”,坚决不同意封盖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为侯,得罪了盖长公主。霍光的政敌上官桀和丁外人、盖长公主、燕王刘旦勾结起
来,阴谋策划先除掉霍光,再废除刘弗陵,然后拥立刘旦为帝。后来汉昭帝查明事情的真相,杀死了上官桀、丁外人,燕王刘
旦和盖长公主也畏罪自沙。可惜汉昭帝只活到21岁就死了,霍光又立刘询为帝,就是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是巫蛊之祸
中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后,刚出生不久的他被投入监狱,幸亏一个狱卒可怜他,让两个女囚给他喂奶才活了下来。太
子刘据的冤案平反后,他恢复了皇族的身份,寄居在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刘询长期生活在民间,对人民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
他登基后,实行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有功必赏,有罪必罚,使官吏廉洁奉公,百姓安居乐业。汉昭帝和汉宣帝在位期间
,汉朝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发展,汉朝盛世再现。后世把他们统治的时期称为“昭宣中兴”。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