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Z论述-2

Z论述-2

2024-06-11 16:06  浏览数:89  来源:南职_LinYug    

IGP网络中发现链路或节点故障之后,会马上生成链路变更信息通告给其它IGP网络节点。当网络节点收到变更信息之后
,将会使用相同的路由算法去计算拓扑并更新自身的转发表,在这一个时间段内其实每台路由器的转发表都是不一样的,故就
会出现环路的可能。其中影响网络收敛速度的因素很多,比如:(1)IGP网络中转发数据报文时引入了时延,故在网络发
生变更之后,节点收到变更通知的时间取决于节点到故障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距离远,将收到通知的时间久,相反近的将马上
收到通知并更新自身的转发表。(2)每个节点更新转发表的路由前缀是不一样的,在路由条目多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部分路
由先更新,部分路由后更新的情况。(3)控制平面与转发平面之间更新速度有所差异,与CPU、ASIC、平台架构等相
关。假设一个场景:路由器A去往网络X在下一跳故障之后,因为配置了FRR技术故会在故障后的50ms切换到新的路径
“路由器B“进行转发数据。但此时的路由器B去往网络X下一跳是路由器A,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及时的收敛网络,导致路
由器A与路由器B之间产生短暂的环路。
FRR默认的LFA算法通过寻找一个非主设备的下一跳邻居节点作为备份路径,在
LFA中定义该邻居节点是一个不经过源节点的备份节点。它通过计算网络拓扑的链路开销来计算出该邻居节点,但如果拓扑
的链路开销不满足LFA算法中内置的节点计算公式时,将无法生成备份节点,即FRR不生效。
RLFA算法是LFA算法的进阶版本,它扩大了LFA算法的计算范围,从源节点的邻居节点扩展到了远端的节点,
提高了FRR计算出备份节点的概率。但仍然是采用链路开销的方式去寻找出邻居节点,
故还是会存在因拓扑链路开销不满足公式从而找不到邻居节点的情况。
Ti-LFA算法,继承了RLFA算法的核心,但它只能够在SR路由协议上使用,
无法应用到IGP协议中。Ti-FLA算法不仅通过RLFA的公式去计算出PQ节点,
还计算主节点故障收敛后的最短路径树,以及备份出接口和Repair-List。
这样复杂的计算保障了TI-LFA即使计算不出PQ节点的情况,也能实现防止拓扑中出现环路的可能。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