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物质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内容——物质

2024-06-10 12:02  浏览数:195  来源:小键人14445615    

1.1 物质的形态和变化1.1.1 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
的物质及其应用。1.1.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
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1 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发表自己的见解。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
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
的有关现象,例2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冰熔化、水沸腾等现象例3 了解我国古代的铸造技术,并尝试运用物态变化知
识进行解释。1.1.4 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
保护环境的意识。1.2 物质的属性1.2.1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如弹性、磁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物质的物理属性。例1通过实验,了解橡胶的弹性。列举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例2通过实
验,了解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调查磁性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例3 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
绝缘体导电性能的差异。例4 通过实验,了解金属与木材导热性能的差异。1.2.2 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
体的质量。例5 列举质量为几克、几十克、几百克和几千克的一些物品,能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1.2.3 通过实验,
理解密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能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一些物理现象。1.2.4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
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1.3 物质的结构和物质世界的尺度1.3.1 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1.3
.2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大致历程,关注人类探索微观
世界的新进展。例1 用图形、文字或语言描述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3.3 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的大致历程,知
道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关注人类探索宇宙的一些重大活动。例2 了解我国在载人航天及其他航天科技方面的新成
就,体会我国航天人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的坚定信念和勇于登攀、敢于超越的进取精神。1.3.4 了解物质世界的大致尺
度。例3 设计表格,按空间尺度大小的顺序排列一些从宏观到微观有代表性的物体(如银河系、太阳系、地球、人、原子、
原子核、夸克等)。例4 了解一些典型天体、粒子寿命的时间尺度。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