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乡村振兴点亮职业新赛道1

乡村振兴点亮职业新赛道1

2024-06-09 13:41  浏览数:149  来源:小键人14254068    

“乡村新职业是就业新亮点,对于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王晓君,担任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副主任,据她介绍,目前已开发了13个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新职业,包
括电子商务、直播电商、民宿管家,还有让农事信息全部实现网上监管的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操控无人机完成农林巡视工作的
无人机驾驶员、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对乡村资源进行整合优化的农业经理人等。越来越多的新职业折射出乡村新业态的繁荣
发展,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生力量。金牌“农机医生”越来越抢手。老家在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00后
王胜勇,一直记得小时候跟着父母务农时的情景。然而拖拉机经常出故障,一不小心就压坏地里的麦子,父母经常为此急得满
头大汗。那时的他就在想,长大后一定要把这些机器弄懂。小时候埋下的种子,如今已发芽抽枝。作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学生
的王胜勇,在5月上旬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农机修理学生组金牌。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大赛由人
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业农村部、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展技能风采、促乡村振兴”为主题,来自全国的701位
选手在砌筑、农机修理、电子商务等11个比赛项目中展开激烈角逐。开赛前3天,王胜勇在教练的指导下接受了一次严格的
模拟测试。“当时老师设置了25个故障,我需要在短时间内,一边进行故障排查,一边更换坏了的零件。我只用了15分钟
,成功排查出25个故障,并完成收割机启动。”王胜勇说。真正到了比赛时,面对平时十分熟悉的拖拉机和收割机,王胜勇
还是感到有几分紧张。比赛有两个类别,只能有一次操作机会,且题量非常大。上场后,王胜勇冷静判断,认真排查每一个问
题,沉着处理每一处故障,最终从32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冠。38岁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代表队参赛队员郭健获得农
机修理项目职工组银奖,她是农机修理赛项唯一的女选手。作为新疆石河子技术职业学院的教师,她与农机打了16年交道,
长期从事农机专业教学、农机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等一线教学工作。比赛中,选手们要对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等设备进行故
障诊断排除与技术维护,考核要点都来自实际生产实践,对于日常农机设备问题的解决很有帮助。“通过这次比赛,我的农机
修理技术得到了很大提升。我要继续做好教学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优秀的‘农机医生’。为解决实际生
产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奠定专业技术基础。”郭健说。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
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提到,到2025年,我国农机装备产业人才缺口预测将达44万人。业内人士分析,由于行业的特殊
性,年平均利润率不足5%,导致农机装备产业无法吸引高端人才。目前很多农田使用的农用大型机械,马力都在300匹以
上。这些机械技术含量高,农机修理人才非常匮乏。据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张双侠介绍,新疆农田作业面积大,智能农
机应用范围广泛,目前新疆很多地区机械化程度已达90%。由于新疆地广人稀,有时农民为了修理一台农机,要跑很远的路
去农机销售公司找售后服务人员。据了解,过去许多本科院校都设有农机装备相关专业,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机专业几乎全
部撤掉了。2015年教育部下发《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设置了农业装备应用技术
、农业电气化技术、机械装备制造技术等相关专业。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师崔成成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最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机修理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很多企业在搞售后服务并培训员工。很多高职院校看到
市场需求,纷纷开设农机修理专业。“重庆一些地市州在建设高标准农田,很多小马力的农机被广泛运用,农机修理人才非常
抢手。”崔成成所在学校的农机修理专业,招生数量最少时只有几个人,2023年招收学生近30人,今年计划招生人数近
60人。张双侠介绍,目前,农机修理专业学生的就业能用“火爆”二字来形容。学生看到需求量大,参与报考的人数直线上
升。“农机修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大有可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国家和行业发展同频共振,捕捉到成长成才的人生机遇。”
张双侠说。202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盛新旭进入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成为一名教师,讲授建筑施工技术相关内容。此
前他从未想过会作为选手参加比赛。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