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网售食品配料表不能“隐身”

网售食品配料表不能“隐身”

2024-06-01 12:32  浏览数:190  来源:小键人14254068    

包装上配料表位置不够醒目、内容表达模糊不清甚至刻意漏写、买家不主动索要时客服就不提供……近期一些消费者吐槽网购
食品如同开盲盒,配料表“遮遮掩掩”“羞于示人”,一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近年来网络购物蓬勃发展,尤其
是网购食品方便快捷、品种多样,成为很多消费者的“心头好”。然而在很多网购平台、直播间,一些网红食品、畅销食品却
“出身不明”“成分成谜”,在商品详情页面难以发现配料表或营养成分表的踪影。这让很多有禁忌或者有品质要求的消费者
心存疑虑:这样做符合规定吗?为什么线上线下标准不一?事实上,此前市场监管总局在回复网友留言时就曾明确表示,食品
经营者无论在线上或线下销售的食品,均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在标签上表明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等信息是基
本要求。配料表“不敢见光”,原因不难想见。从食品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或为了增加食品的颜值和吸引力,或出于降低成本
考虑,隐瞒配料成分更加有利可图;对于平台、监管部门来说,食品生产门槛低、商家多,有效监管难度大、成本高。诸多因
素导致网售食品监管“盲区”存在,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容易“踩雷”,更有可能为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留下口子,
为食品安全埋下隐患。网购食品成“纠纷食品”,潜在风险不容小觑。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特点
和趋势》显示,在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的网络购物合同纠纷案件中,食品类纠纷占比达45.65%,30.7
8%的争议涉及食品安全问题,21.65%的纠纷是由于商品缺少必要的标签标注。此外,还曾有记者探访网购平台,发现
超一半预包装食品没有配料成分表,被曝光后不得已进行整改。由此可见,无论是对于消费者个人,还是对整个社会来说,完
善相关规定,创新监管方式,让线上线下食品监管实现统一标准,让配料表明明白白、一目了然,势在必行。民以食为天,食
以安为先。部分预包装食养产品没有适宜人群的提示信息,有的特医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存在虚假夸大问题……透过相关报道可
以发现,近年来食品安全不时面临着一些新乱象、新问题。作为消费者,同样有必要增强鉴别能力和安全意识,在网购食品特
别是特殊食品、保健食品时,对商家广告和宣传内容要理性看待,勿盲目跟风。与此同时,加强自我维权保护,一旦出现消费
纠纷,积极主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要求赔偿损失,助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