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消防法规

消防法规

2024-05-17 10:16  浏览数:168  来源:y6095007    

第一条、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加强应急救援工作,保护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制定本法。    第
二条、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
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第三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
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
发展相适应。    第四条、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
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    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    法律、行政
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
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
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
消防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
教育工作。    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
    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
联合会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人民政府以
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    第七条、国家鼓励、支持消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广使用先进的消防和
应急救援技术、设备;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开展消防公益活动。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
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第二章、火灾预防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
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城乡消防安全布局不符合消防
安全要求的,应当调整、完善;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不足或者不适应实际需要的,应当增建、改建、配置或者进行技术改
造。    第九条、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
依法对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质量负责。    第十条、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
,除本法第十一条另有规定的外,建设单位应当自依法取得施工许可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将消防设计文件报公安机关消防机
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第十一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大型的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
程,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文件报送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审核的结果负责。    第十二条
、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
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得施工;其他建设工程取得施工许可后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施工。
    第十三条、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竣工,依照下列规定进行消防验收、备案:
    (一)本法第十一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二)其他建设工
程,建设单位在验收后应当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进行抽查。    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
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消防验收不合格的,禁止投入使用;其他建设工程经依法抽查不合格的,应当停止使用。    
第十四条、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第十五条、公众聚
集场所在投入使用、营业前,建设单位或者使用单位应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安
全检查。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
安全检查。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不得投入使用、营业。    第十六条、机关、团体、企
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
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二)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置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
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    (三)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
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    (四)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
技术标准;    (五)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六)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    (七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十七条、县级以
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将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确
定为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并由公安机关报本级人民政府备案。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应当履行本法第十
六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
作;    (二)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三)实行每日防火巡
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四)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第十八条
、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消防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提供消防安全防范服务。    第十九条、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
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    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
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第二十条、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
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置齐全、完好有效,
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二十一条、禁止
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
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
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二条、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
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符合消
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已经设置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
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前款规定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
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第二十三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品,必须执行消防技术
标准和管理规定。    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消防安全规定。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
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二十
四条、消防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或者使用不合格的消防产品以及国
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    依法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由具有法定资质的认证机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的强制性要求认证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使用。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
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并公布。    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
同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的办法,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方可生产、销售、使用。    依照本条规定经强制性产
品认证合格或者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国务院公安部门消防机构应当予以公布。    第二十五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建筑构件
、建筑材料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没有国家标准的,必须符合行业标准。    人员密集场
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第二十七条、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产品
标准,应当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
,必须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第二十八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
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
场所的门窗不得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第二十九条、负责公共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单位,应当保持消防供水、消
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
,有关单位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三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
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第三十一条、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
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
消防安全检查。 第三十二条、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
众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引导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鼓励保
险公司承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第三十四条、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消防设施检测、消防安全监测等消防技术服务机构
和执业人员,应当依法获得相应的资质、资格;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执业准则,接受委托提供消防技
术服务,并对服务质量负责。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