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习惯逃避

习惯逃避

2024-05-09 21:31  浏览数:629  来源:小键人13868017    

还有一种影响更好的行为,在外面不敢与别人发生冲突的父母,往往会在家里对孩子提出各种出格的要求。因为他们在外面无
法正常表达自己的诉求、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所以他们就会把这种诉求放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让孩子必须听自己的话,在
孩子身上寻找自己在外面找不到的心里满足——以“我在外面事事听别人的,所以在家你就必须听我的”作为补偿。但是,他
们意识不到这样做带来的坏处。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案列。在外面唯唯诺诺的父亲,一会家马上就换成另外一副面孔,变成一个
专制的“暴君”,要求妻子和孩子必须什么事都听他的。一旦事与愿违,他就开始指责、打骂妻子和孩子。这种模式就是把在
外面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冲突转移到了家里。因为他们在外面不敢面对冲突,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积压了过多的负面能量,为
保持自己身心的平衡,他们只有在家里发泄,同时也把恐惧传递到自己最亲近的人身上。还有一类父母,尤其是母亲,把控制
孩子当成自己的人生要务。这类母亲在夫妻感情中往往长期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所以就想控制自己的孩子,要求孩子必须对自
己言听计从,她们从对孩子的控制中获得满足。年幼的孩子没有是非观念,为了让父母开心,就会围绕父母的需求构建自己的
行为。她们会特别在乎父母的心情,并且会承载起照顾父母情绪的责任。一旦父母表现出情绪不好或对他们不满的倾向,他们
就会极度自责和恐惧,认为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才让父母不开心。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自己这样做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本身就被生活中解决不了的事件或问题所困扰,没有反省自身问题的能
力,因此不可避免地就把孩子带入问题的旋涡。相信很多害怕与人发生冲突的人对此都深有体会:当你害怕与人发生冲突时,
冲突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多;你越逃避冲突,冲突来得越快。在人际交往中,大多数人本来就有一种扩张自己边界的意识
,当你表现出害怕冲突、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时,别人就会趁机扩张他们的边界,直到蚕食掉你所有的地盘。尤其是那些居心
叵测的人,他们需要依靠扩张自己的边界来获得心理上的优越感和价值感,而你的退缩恰恰助长了他们的这种嚣张气焰。他们
的这种行为IDE极端表现就是欺负和霸凌。很多情况下,霸凌事件中的受害者往往都是那些害怕与人发生冲突,刻意回避冲
突的人。霸凌者正是因为看穿了受害者在面临冲突时存在严重的自责倾向和恐惧倾向,所以他们在欺负对方时才肆意妄为。因
为很多受害者的归因和内心语言往往都是“因为自己不好,所以才会被人欺负”。所以你越表现出害怕冲突,越会招惹到那些
擅长制造冲突,进而从你身上抢夺心理能量的人。当然,人际冲突是人际关系的常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独特的成
长环境,这决定了每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人们在看法和行为上不一致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当你表达自己
的合理意见和需求时,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因为每个人都要权利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权利是正当的。但是一个害怕冲突的
人对人际冲突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当他把表达不同意见和自己将感到恐惧、受到惩罚等感到联系起来,把别人的不满跟自己
不够好联系起来时,就会强迫自己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意见。但这些不同的想法或意见并不会因为受到压制就消失,它们会
一直存在,甚至比原来更强烈,这样就会导致害怕冲突者陷入严重的心理冲突中。当内心的冲突愈演愈烈,他们无法控制时,
就会外化为和别人的严重冲突。所以,逃避冲突最终并不会解决冲突,反而会引来更严重的内心冲突,最终导致与别人发生冲
突。一个人在群体中的价值跟他自身的能力有关,而不是跟讨好别人有关。害怕冲突的人之所以会有无意识地讨好别人的倾向
,是因为他们以为只要跟别人保持和谐关系,无原则地听别人的话,别人就会喜欢他们。这其实是个认知误区,人们不会尊重
一个毫无主见、胆小懦弱的人。这样的人在群体中往往得不到重视,反而会被认为是缺乏能力的人。久而久之,即使你有能力
,但因为你不敢表达,别人也不会认可你,于是你在群体中会慢慢变得毫无地位,甚至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最后导致的结局
就是:你越害怕什么,就越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