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拒绝付出,但要学会索取
满足内向的父母的需求。内向的父母,尽管习惯孤独,但一样渴望关系,尤其渴望与所爱的孩子建立深度关系。既然他们习惯
了付出,那么他们所爱的孩子只好学会索取,如此一来这个关系才能保持平衡。然而,索取总会导致内疚,索取太多,内疚就
会很重。不管一个关系多么亲密,索取都会导致内疚,如果这个内疚无法处理——即索取者无法给予付出方回报,那么也会让
一个人形成“坏我”。一般意义上的“坏我”,与关系的另一方是否给自己爱与认可有关,而这个意义上的“坏我”,更加本
质一些。也因为这个原因,其实人们更乐意付出,而并不乐意索取。假若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向我们索取,我们会更加乐意付出
。因此,美国政客马修斯才在他著名的厚黑学著作《硬球》中说,一个优秀的政客必须学会索取,而且是理直气壮地索取。假
若我们想建立真正和谐的关系,我们就要学会在需要付出的时候给予丰沛的付出,在需要索取的时候进行坦然的索取。假若你
是一个只懂得付出的内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委屈的,因为你的付出多于索取。但你也是在害人,因为你的付出,其
实会给别人带来更深层次的伤害。假若你是一个只懂得索取的外向者,那你需要知道,你的确是受欢迎的,的确有许多人需要
你用索取敲开他们厚厚的盔甲。同时,你也需要去审视一下,你的内心深处是否有着一个无比隐秘的地方,那个地方,锁着深
深的内疚。有一次,我从香港出差回来,因为丢了手机的SIM卡,许多人找了我两天却一直找不到,于是,重新补办SIM
卡后不久,无数信息从手机中涌出来,其中有好几件事情是找我帮忙。结果,在必须写周六心理专栏的最焦虑时刻,我为别人
的事情忙了大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自己在锲而不舍地寻找有《三国志5》(一种电子游戏)的光盘,我找到了
十几种曾玩过的电子游戏的光盘,但就是找不到《三国志5》,我很焦虑,并在焦虑中醒来。醒来的那一刹那,联系到内向与
外向、付出与索取的话题,我立即明白,和以前一样,我又想通过沉溺于电子游戏的方式,来逃避别人对我的索取了。明白了
这一点,我知道,《三国志5》的光盘并不需要找到,我不需要重新沉溺到电子游戏中以逃避付出,也不需要拒绝别人对我的
索取,前天那些事,是必须要做的。我真正需要的,不是拒绝,而是索取。这正是海灵格在他的著作《谁在我家》中所揭示的
道理,付出与接受,是关系发展的两个要素,丰沛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会推动一个关系发展。我们既不能只付出,也不能只
接受,否则,一个关系要么会陷入病态中,要么就会进行不下去。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东莞恒缘心理咨询中心的咨询师何晓东
在为他的公司做Logo时,专门研究了恒的繁体字——“恆”。恒,最常用于“永恒”一词。但何晓东认为,恒的繁体字“
恆”,从字形上看,左半侧是“心”,右半侧隐含的意思是“两个人的战争”。他认为,古人发明这个字,想说明的是“心中
不停歇的争斗即为永恒”。客体关系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一生中,最核心的争斗即是善与恶,或好与坏的争斗。每个人势必是
视自己一部分“我”为善、为好,而将另一部分“我”视为恶,视为坏。每个人都想行“善”,并以好人自居,即便那些最凶
残的江洋大盗或连环杀手,也认为自己是好人。最近,我看过美国一部讲述隐匿在美国监狱中的一个最可怕的地下组织——长
老会的书,一个一度最凶残的成员后来开始忏悔,他说自己终于真正意识到,很可能他真的错了,他真的干了坏事,他应该为
此承担责任,并反省自己。制造美国俄克拉何马州政府爆炸案并导致一百多人死亡的麦克维称,他之所以制造这起爆炸案,是
为了拯救美国。显然,他也是以好人自居的。我相信他们是真诚的。历史上最可怕的凶残事件,其制造者几乎都是以好人自居
的。这些凶残事件的制造者越以好人自居,他们干的事情就可能越可怕。按照客体关系理论,他们越以好人自居,对内心的恶
就越没法接受,他们只能将这些恶投射到外界,投射到其他人身上。于是,一个越以好人自居的人,就越想打打杀杀,他首先
想消灭自己内心的恶,这个愿望投射出来,表现为他特别想消灭其他的“恶人”。因为他认为自己太正确了,所以他在设定“
恶”的标准时,特别苛刻,很容易将太多人视为“恶人”,并在消灭“恶人”时尤其理直气壮,尤其可怕。由此,庄子称:“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所谓圣人,是最少缺点,最少恶的人,甚至干脆被自己或拥护者美化成没有缺点没有恶的人。要达到
这一点,就必须有衬托者,大盗因此而生。一个人如果认为自己没有一点缺点,那不是因为他没有缺点,而是因为他不能接受
自己“恶”的地方。于是,他只能将他内心中的“恶”投射到别人身上。于是,他势必对周围的人无比挑剔。于是,一个认为
自己永远正确的人,他势必会认为周围的人到处都是缺点。这样的人,心理学称之为“偏执狂”。所谓偏执,即不从自己身上
找原因,而把焦点集中在别人身上。他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他认为问题都在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