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学会索取

学会索取

2023-12-23 11:43  浏览数:373  来源:小键人13645306

爱内向的父母,自己变成外向者在这个问题上,我赞同作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客体关系理论的解释:所谓的好与坏,或善与恶
,首先是在关系中产生并在关系中展现的。最简单的说法是,如果你某些时候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好的;如
果你某些时候不被人接受,你就会感觉,这时候的你是坏的。为什么习惯索取的外向者受欢迎?这个解释可以回答。因为,外
向者主动和你交往,而且看起来喜欢和你交往,这证明了你是“好”的。极其外向的人,极其有感染力,所谓的感染力,我想
就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我喜欢你们,所以你们是好的”。所以,一个悖论是,越孤独的人,可能越喜欢那种习惯索取的外
向者。越孤独,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越低,但外向者强有力地敲开了他的保护壳,这种强有力的努力,会让内向者感受到,他
是有价值的,他是好的。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许多家庭有这样一个结构——父母中一个内向一个外向,而孩子则像父母中的某
个人。这种像,未必是认同,甚至恰恰是相反,内向的孩子更爱外向的父母,外向的孩子更爱内向的父母。仿佛是,外向的父
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内向者;内向的父母越喜欢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越容易成为外向者。这很容易理解,
因为外向的父母会向孩子索取,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外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付出的内向者;内向的父母会向孩子奉献
,孩子要保留这份爱,就会变成内向父母所需要的习惯索取的外向者。有人爱我,我就是好的;没人爱我,我就是坏的我前面
提到的那位把“收获多于付出”当成人际交往哲学的朋友,她的父亲非常内向。对于这样的父亲,要想和他交往——即要获得
他的爱,索取应该胜于付出,甚至必须要强有力地索取,才能打开他厚厚的壳,从而和他建立深厚的关系。看起来,小时候是
她主动在向爸爸索取,其实这是爸爸的渴望,他渴望有人能知道,他多么需要关系,多么需要走出孤独。同理,一个很内向的
朋友,她与妈妈的关系更紧密,妈妈习惯在生活上照料她的一切,但从情感上向她索取。这位妈妈极其外向,于是对女儿的情
感索取也相当厉害。妈妈这么需要她,这种需要是她的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她为了延续这种自我价值感,于是发展成
了一个情感上习惯付出的内向者。外向者让我们觉得自己更有价值,于是我们更喜欢外向者。然而,为什么我们中的许多人是
内向者呢?这一点,从一个内向的成年人的现实关系中是很难找到答案的,这要回溯到他的童年去。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
孩子3岁前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和妈妈的关系模式,决定了这个孩子的人格。这个孩子最初的关于“好”与“坏”的观念,
就是从这个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套用我前面用过的句式,就是,如果妈妈某些时候对他好,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这些时候的自己
是“好我”;如果妈妈某些时候对他不好,这个孩子就会认为那些时候的自己是“坏我”。并且,如果妈妈对他好的时候居多
,那么,这个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整体上是“好我”,至于那些“坏我”,他也能接受其存在。相反,假若妈妈对他不好的时
候居多,那么,这个孩子的真实感觉就会很糟糕,他觉得自己“坏我”太多了,他不能接受这种感受,于是,他会使用一些自
我保护方式,把“坏我”压抑到潜意识中去。最常用的方式是将“坏我”投射到别人的头上。我认为,对于一个孩子而言,与
妈妈的关系固然重要,与父亲和其他重要亲人的关系也不能忽视。并且,这些关系都有类似作用,如果亲人在某些情况下给予
了爱与认可,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情况下的自己是“好我”;如果亲人在某些情况下拒绝了给予爱与认可,甚至主动伤害孩子,
孩子就会觉得这些情况下的自己是“坏我”。那么,假若在与亲人的关系中,一个孩子最初是通过奉献来获得亲人的爱与认可
的,那么他就会认为,“奉献的我”是“好我”,并从此以后会一直追求对别人奉献。同时,如果他在尝试索取时,亲人与他
疏远了,甚至批评他惩罚他,那么他就会认为,“索取的我”是“坏我”,从此以后会不习惯索取,甚至彻底抵制索取,以此
保证自己获得更多的爱与认可。外向的索取者常藏着很深的内疚譬如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他是一种极端的情感付出者,这可
以在他和女儿的关系中看到。同时,他也是一个极端的拒绝索取者,当他去最好的朋友家做客时,他总是蹲在地下,不肯坐在
座位上,并且从不肯喝朋友递来的哪怕一杯白开水。我推测,他和女儿的关系模式,其实也是他和妻子、他和母亲等重要女性
的关系模式,即他主要付出,而她们主要索取。他这样做,是因为他在追求“好我”的感觉,他惧怕一旦索取,那就是“坏我
”,而那意味着被惩罚,譬如在童年时得不到妈妈的爱。当然,这只是内向者之所以内向的一个常见原因。内向的形成,还有
许多种原因,例如罗杰斯,他的“好我”是待在家里,而“坏我”是和小伙伴们“搅在一起”。我的“好我”是孤独,是奉献
,而我不习惯索取,也是因为我潜意识深处将索取时的我视为“坏我”,这也有我自己特殊的原因。任何一个关系中,都要保
持付出与索取的平衡。所以,一个主要习惯付出的人,势必要和一个习惯索取的人在一起,关系才能平衡。反过来也一样,一
个习惯索取的人,更倾向于和习惯付出的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并且,付出者一定会有情感上的价值感,而索取者一定会有内疚
。于是,内向者容易清高,而外向者则容易成为被谴责的靶子。这是很容易被忽视的一点。经常,当我和极其外向的人聊得深
入之后,都会发现他们内心深处有一个非常封闭的地方。这个地方的封闭程度,和他们的外向程度成正比。这个地方,封闭着
什么呢?答案是,更深层次的“坏我”。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