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

2023-12-06 09:47  浏览数:412  来源:小键人13645306    

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一切自由、一切真理和一切意义都依赖于个人作出并予以实施的选择。——奥地利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是成为自己;我们天然就有一个精神胚胎;童年的关系模式会成为我们内在关系
模式,也即人格;我们不断将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的人际关系上;幸与不幸,是我们在内在关系模式的引导下主动完成的
;答案,在你自己心中。这是我在《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中提出的六个定律。这六个定律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我们的根本动
力是成为自己,但这个过程是在关系中完成的。自我觉察——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相对于“成为自己”而言,我似乎更看重“
关系”,心灵成长的前五个定律,不管怎么强调“成为自我”,但大部分篇幅还是放在了关系上。我似乎不断在强调,要理解
关系,要接受关系的实质,要放下对关系另一方的执着,放下埋藏在潜意识深处的改造别人的梦想……我为什么不把重点放在
“成为自己”上,反而把“关系”当成了重点呢?这有两个原因:第一,我知道我该如何成为自己,但我不知道你该如何成为
自己,这只能由你自己去探索;第二,束缚我们走向成为自己的最大障碍,就是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假若破除了这些迷雾,
理解了关系的实质,懂得放下对别人的执着后,对成为自己的渴望自动会浮现出来。《心灵成长的六个定律》,甚至我的大多
数文章,都是在做第二个工作——破除围绕在关系上的迷雾。关于我们的心理行为模式,可以概括为一个简单的公式:BA—
—CA,即Affair(事件);B,即Belief(信念);C,即Consequence(结果)。看起来,事件
直接导致我们的行为结果,但其实,这中间由我们的信念做了大量的加工工作。B可以视为信念,也可以视为一个人格系统,
一种对话,即内在关系模式中,“内在的父母”与“内在的小孩”的对话。不管你怎样理解,都不是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的是
,如果我们想令自己的人生具有真正的价值,我们必须对B进行深度了解。假若对B没有丝毫了解,那B对我们而言就完全是
一个“黑匣子”,而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是纯粹的自动反应。一个事件直接激起我们的一个特定反应,我们或许感觉很爽,但我
们对这个过程没有丝毫的控制能力。假若对B有了深度了解,那我们的心理行为就有了自主选择的色彩。深度的了解一旦发生
,B一定会发生剧烈的变化,即便暂时没发生变化,它也不再是一个“黑匣子”。那么当一个事件发生后,我们不会再像以前
那样,自动出现一个特定反应,而是会加以控制、进行分析,然后再主动选择更合理的反应。从内在关系模式的角度看,如果
你对B没有深度了解,那么你基本上就是一个纯粹的原生家庭 1 的产物,你彻彻底底地陷在家族命运轮回的链条上,一个
完全了解你的内在关系模式的人,可以轻松对你的人生作出一个准确的预言。这也就是说,你的一生是白活的,你不过是一个
家族的自动产物。但是,一旦你对B有了深度的了解,你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跳出家族命运轮回的链条。这样一来,你的人生
将不再只是别人生命的延续,而有了你自己的意义。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苏格拉底如是说。我想,这位古希腊先哲的话
可以从上述的角度来理解,即你必须省察你的生活,然后再根据你的了解,对你自己的人生作出选择。很多人会告诉你,活着
是为了什么。并且,为了帮助你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还发明了许多办法。然而,每当听到这样的教导时,我忍不住会想,假若
我按照这些办法做,那我的人生,究竟是我的,还是他们的呢?因为同样的道理,我在文章中更重视描述和分析,而不愿意提
供办法,我是本能上不乐意这样做。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说,唯一重要的是点亮你自己心中的光,而要达到这一点,你要做
的就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如果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解释,就是将潜意识的内容意识化。一旦你习以为常的价值观、信念和教
条背后藏着的潜意识的“黑匣子”的内容被自我觉察的光照亮,那些以前控制着你的一些非理性的东西就可以消失了。对此,
德国哲学家尼采也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几乎能克服一切‘怎么办’的问题。”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