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乡村建设不能为了“面子”失了“里子”丨人民锐见

乡村建设不能为了“面子”失了“里子”丨人民锐见

2023-07-21 08:04  浏览数:390  来源:牛牛要提速    

乡村建设不能为了“面子”失了“里子”丨人民锐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然而一些地
方在推进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却把“好经”念歪了。据《半月谈》报道,一些地区把乡村建设狭隘理解为“造景”,甚至热衷
“堆盆景”。比如,一村庄花费20多万元建起奢华的门(牌)楼,而村里主干道的地下涵洞一下雨就会积水,严重影响出行
;西南地区某村修了一个长约40米、宽约4米的仿古木瓦结构文化长廊,花费约40万元,甚至超过该村一年的集体收入;
某山区乡村一座占地约4000平方米的广场大部分时间都闲置着,村民认为既不美观也不实用。在盲目“造景”、打造“景
观带”的错误方向上,一些人甚至将“黑手”伸向耕地。此前自然资源部公开通报的2022年耕地保护督察发现的67个违
法违规重大典型案例中,就包括13个侵占耕地挖湖造景、超标准建设绿化带和绿色通道的案例。乡村建设陷入片面“景观化
”的泥沼,不顾实际情况盲目打造所谓“豪华景观”,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的表现,不仅容易造成人财物等资源的巨大
浪费,而且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助长不良风气,必须予以重视、加以纠治。设想,倘若一个村庄路面破损、没有路灯,一条宽
敞完善的水泥路和一个雕龙画凤的牌楼哪个才是村民想要的?如果一个村子产业不兴、人口外流,用原本可以用来发展产业的
资金修建的漂亮景观又给谁看呢?答案显然十分清楚。明眼人一看便知的道理,为什么还会有人选择背离群众意愿、大搞“面
子工程”?根源还在于政绩观出现了偏差。在少数干部看来,诸如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公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民生事项,
费时费力且不易见到成效,而“打造景观”能在短期内就让相关领导看见,显出自己的“政绩”。但这样的“政绩”,经得起
时间、实践和群众的检验吗?悬浮于空中、脱离乡村实际的“景观”最终会被抛弃,急功近利、贪大求快、热衷于搞表面文章
,也早晚会“翻车”。杜绝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关键要更好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让搞花架子的人丢面子、失位子,
让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者有底气、受奖励,能够激励引导基层干部把重点放到服务群众需求、培育长效产业、激发内生动力
上来。改进考核方法手段,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更需注重考核打基础、利长远但又一时难以见效的潜绩,特别是要注重了解人
民群众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感受和评价,有助于从制度上防止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立足乡
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提升村庄风貌,防止大拆大建、盲目建牌楼亭廊“堆盆景”。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杜绝“面
子工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倾听农民心声、征求农民意见,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