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草地音乐狂欢是怎样造就的(重排

草地音乐狂欢是怎样造就的(重排

2023-04-25 10:39  浏览数:420  来源:字字月    

天气正在回暖,一场场属于年轻人的狂欢,在春末夏初开始了,草地上又将“长满”蹦蹦跳跳的年轻人。搜索某演出赛事购票
平台发现,今年已有超50余场户外音乐节陆续官宣。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消息,今年全国户外音乐节的数量,可能会超过2
019年。明星演唱会和livehouse,观众可以安耽地在座位上聆听欣赏,但户外音乐节可不是那么舒服,现场没有
座椅,也少不了风吹日晒,举办地还可能位于郊外。如十多年前的张北音乐节,虽有大雨,却在三天里汇聚了近30万人现场
狂欢。这些看起来都是花钱买罪受,但为啥年轻人愿意“吃苦”并且趋之若鹜呢?户外音乐节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一户外音乐
节之所以能收获众多拥趸,是因为它契合了年轻人的精神需求。有人说,耳机是人类的“避难所”,音乐是生命的“救心丸”
。吸引本就“躁动”的年轻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理由,有时候,只要有一支喜爱的乐队,一首钟情的主打歌,就足够了。音乐
节主打摇滚、民谣、爵士等音乐类型,放肆的鼓点、跳动的音符,敲打着场下听众的心。比如,赵雷的《成都》,每个人仿佛
都能听到自己的城市、自己的故事;又如,丢火车乐队《卡尔加里路》里唱的“我穿过卡尔加里路,如期而至回忆的风雪;我
穿过卡尔加里路,擦身而过陌生红叶”,似乎能诠释“乡愁”这个永恒主题;再如,听到《喀什的天空》里唱的“相信世界,
会在你褪色的眼里,慢慢苏醒”,能让人感觉到那种沙沙生长的生命律动。伴着这些每天耳机里听到的音乐,脑海里浮现的画
面、心中升腾的情绪,都会融入现场的声浪、热浪之中,仿佛提供了一个短暂的“逃离”。当然,和影视、文学作品一样,去
看音乐节也是一段寻求共情的旅程,当鼓点响起,年轻人随之敞开心扉、拨开迷茫,在音乐的洗礼中寻找前行的力量。比如,
在唱《简答题》这首歌时,“告五人”乐队对场下的乐迷说:“这首歌是让你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让自己更强壮,我们
也是,我们也一直在面对困难,然后解决它。希望你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能觉得不是一个人,因为有我们陪你们。”虽然,在
那些令年轻人困惑的问题上,音乐节不一定能给予完整的答案,但起码,当我们的头颅昂着望向舞台的时候,心里的劲也会跟
着向上。与传统演唱会以明星为中心不同,在音乐节上,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走动、尽情跳跃、欢呼舞蹈,都是音乐节的中心。
年轻人热爱的不仅仅是某个歌手、某支乐队,更是轻松活跃的氛围、短暂释放的狂欢。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除了纾解
情绪,寻找伙伴也是音乐节很重要的一项功能。一位资深行业观察者说,音乐节已慢慢剥离了当初的小众标签,成了更多年轻
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娱乐、社交属性更强。对他们来说,看音乐节,约等于呼朋引伴出门度假。户外音乐节的“出圈”,也不
乏音乐类综艺节目的推波助澜。伴随着《中国好声音》《中国有说唱》《乐队的夏天》《明日之子》等音乐类综艺的热播,有
个性、有特质的乐队“露脸”机会越来越多了,知名度随之得到了提升,也为音乐节的发展播撒了更多“种子”。二据大麦发
布的数据,近几年,国内年均音乐节场次超过200场,按场均观演人次2。5万、场均票价400元来算,至少能带来20
亿元的票房收入。但从投入的成本来看,音乐节本身可能并不能盈利很多。然而,音乐节的经济账,却不能仅限于票房。比如
,音乐节可以拉动周边的住宿业。数据显示,2021海南万宁日月湾M_DSK音乐节期间,当地的酒店预订量较2019
年同期增长了1。47倍,较2020年同期增长2。6倍;2019年MTA天漠音乐节现场,推出500顶帐篷,很快就
销售一空。比如,音乐节也点燃了“烟火气”。2020年在山东淄博的麦田音乐节上,歌手薛之谦对淄博烧烤的一番推荐,
引得歌迷在音乐节结束后呼啦啦地涌进周边的烧烤店,淄博烧烤还因此上了热搜;去年底举办的衢州常山UU音乐节,也带动
了当地双柚汁、猴头菇等特色农产品的热销。可以说,音乐节带动着周边住宿、美食、文旅项目的消费热潮,具有强大的溢出
效应。因此,也被各地政府“盯”上了。一些地方政府会给予音乐节一定的财政补贴,或在用地和审批上给予相应支持,有些
城市甚至还将音乐节作为当地的“文化名片”,着重打造。比如,前不久出台的《浙江省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
3—2027年)》提出,“实施‘文艺星火赋美’工程,培育一批音乐文化基地和品牌音乐节。”除了西湖音乐节、东海音
乐节等一批“老牌”音乐节之外,西施音乐节、莫干山奇幻音乐节、大麓青年音乐节、横店OST音乐节等新兴音乐节也正在
“拔节生长”。三尽管音乐节市场在遍地开花,但这样“大面积”年轻人的涌入,如何承接住他们,也面临不少问题。比如,
“昙花一现”的音乐节不少,数据显示,连续3年落地并具备一定品牌影响力的音乐节在市场上占比不到20%;比如,同质
化也是不争事实,不同的音乐节却有着相同的音乐歌手,很难吸引年轻人多次参加;再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有的音乐节餐
饮、健康、安全等配套服务跟不上;还有的音乐节票价动辄上千,引发不少音乐爱好者吐槽“演出刺客”来了。在业内人士看
来,很多新兴产业都会在前期经历数量迅猛上升,大浪淘沙后开始精耕品牌的发展过程,音乐节也不例外。那么,如何培育音
乐节品牌,提高市场认可度,从而更“值回票价”呢?笔者有几点建议。其一,用精品内容夯实音乐节的“根基”。可以音乐
为媒,融进本地文化体验,打造不同文化内涵的音乐节。比如,遂昌汤公音乐节巧妙融入地方文化内涵,虽然没当红歌星、没
摇滚、没民谣,几乎与传统高热度音乐节的所有特征绝缘,但即使如此,还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同时,可以开发音乐衍生产品
,拉长音乐产业链。比如,迷笛、草莓等老牌音乐节与艺术家、知名乐队联合推出限定周边、收藏品,加入了动漫、二次元、
美妆、服饰、COSPLAY巡游等多项内容,打造集音乐、娱乐、潮流、社交于一体的时尚派对。其二,将更多优质服务“
收入囊中”。从主办方到演出乐队,从举办场地到硬件设备,办节品质体现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上。一方面,主办方要不断
提升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多问问自身的特色在哪里?艺术的含金量高不高?阵容场地、舞美灯光、音响设备有没有到位?交
通疏导、停车管理、现场秩序、突发应急等各个细节都考虑到了吗?另一方面,主管部门也要加强对音乐节的统一规范,从文
旅行业、文创产业的角度出台资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标准,以管理的规范化确保办节的品质化。其实,乐迷们心里都有一本账
,品质高了,体验感好了,自然也会乐意买单了。其三,注重品牌化打造。正如业内人士说的,“优秀的音乐节品牌之所以能
让人记住,是因为长期运营下,培植了它的价值观、创造性,传达了观念、表达了思想”。音乐节品牌化打造,最终还是要形
成彰显自身个性的品牌理念、品牌价值、品牌形象。豆瓣上有一个以“一起去看音乐节”为名的小组,简介写道:一起去看音
乐节!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路上。每代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热爱。他们的书生意气、他们的积极进取,都是年轻的
能量。而音乐节要做的,就是孜孜以求优质产品,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让年轻人释放能量、追寻热爱。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