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专题:20世纪中国的社会教育与性别

专题:20世纪中国的社会教育与性别

2023-04-15 19:15  浏览数:744  来源:小键人13250922    

来源:《妇女研究论丛》2023年第2期目录
20世纪上半叶社会教育中的残障与性别:以盲人为例
王超(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
摘要:“扫盲”一词是贯穿20世纪中国社会教育与公民建设的强大隐喻。然而,作为实存的盲人与视障群体,其识字问题却
被排除在面向大众的主流启蒙叙事之外。盲文在华的传播也被简单地划入特殊教育史研究的范畴,从而忽视了其拓展下层
社会教育对象与塑造现代公民身份的重要历史意义。本文聚焦中国盲文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身体与性别面向,分析中国盲文
体系如何在本土化的过程中逐渐脱离基督教对病残身体的救赎观,并参与到国家针对下层社会中盲人职业群体(以女性盲艺人
群体为主)的救助与整合中。本文首先探讨清末明初的改革派精英与社会教育家如何吸取教会学校对视障群体的教育经验,
对以性别划分的下层盲人职业群体的技能进行重塑,进而推动了国民政府在福利国家的框架下实践将盲文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然后探讨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在改革盲文的同时,强调盲人女性通过参与文艺活动与生产劳动实现身体解放,成为
“残而不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来的盲人教育开始走出社会教育的福利模式,寻求突破性别与阶级的
双重边缘性。
革命与圣火:女工夜校与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劳工教育
冯淼(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革命史研究室)
摘要:1928年前后,以慈善救济和服务社会为首要目的的基督教女青年会在上海建立了以产业女工为学生主体的夜校。
这些建立在国民党白色恐怖时期的夜校,培养了抗战时期女工运动的领袖、积极分子以及工农兵革命文化宣传的工作者。
夜校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其融合了女青年会内部的进步主义力量和此时隐匿在城市中的左翼革命文化力量。由青年会劳工干事
和左翼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夜校教师通过讲、唱、听、演、看等形式关注和改造女工的主体经历,激发女工的自觉乃至阶级
意识。女工夜校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见证了20世纪30年代城市中文化民主统一战线的出现,也展现了此时共产党领导的左翼
革命文化在城市的顽强生命力。
“火车头”:作为基层传播媒介的冬学运动及其对妇女翻身的影响——以晋冀鲁豫根据地(1937—1948)为例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冬学是一种利用冬季农闲时间开办的季节性学校。在抗日战争的根据地时期,冬学被中国共产党作为农村社会教育的
主要形式,广泛开展识字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活动。本文以晋冀鲁豫根据地(1937——1948)为例,
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总结和分析冬学运动的组织机构、动员工作、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其作用与意义。从基层传播
的角度分析冬学运动如何内嵌于乡土社会,成为妇女教育、妇女参与生产教育、妇女革命意识教育的中介,是一种充分利用
在地资源、并完成社会改造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社会教育模式。1944年延安新教育方针发表,对冬学运动的教育模式、
组织方法进行了反思,形成了以群众路线为方法,与生产、时事教育相结合的“新冬学”,使得冬学成为“一切工作的
火车头”,冬学变成了一种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媒介,在妇女翻身运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在偏远农村
地区还广泛采用冬学模式进行社会教育工作,显示了根据地时期的社会实践与新中国的延续关系。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