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心理学大神1

心理学大神1

2023-01-25 12:41  浏览数:1156  来源:a160    

心理学大神1斯金纳的鸽子,桑代克的猫,洛伦茨的鸭子水上漂;斯佩里的脑,哈洛的猴,巴甫洛夫小狗腮腺来一刀;你一刀
我一刀,皮亚杰的孩子自己教。托尔曼的老鼠走迷宫,苛勒的猩猩吃香蕉。华生的小孩怕白毛,弗洛伊德荣格关系糟,还有一
位班杜拉,充气娃娃玩得乐陶陶。”上面的段子包含了以下心理学历史事实:斯金纳是行为主义大师,他在大量研究中以鸽子
为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用猫做实验,然后得出学习理论的试误说;洛伦茨发现自己养的小鸭子一出生便跟着自己
跑,提出了印刻效应;斯佩里是脑科学的先驱者,做了著名的裂脑人实验;哈洛用猴做实验,得出了爱抚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
;巴甫洛夫用小狗研究条件反射;皮亚杰观察自己的孩子,由此产生了认知发展学说。托尔曼让老鼠走迷宫,引出目的行为主
义;苛勒让猩猩找香蕉,促生顿悟学习理念;华生研究人的恐惧形成,小孩子开始只怕老鼠,后来连圣诞老公公的白胡子都怕
了;弗洛伊德和荣格师徒本来亲如一人,但后来因理念而决裂;班杜拉为了研究榜样的作用,安排了一些人偶娃娃,让成人打
后再观察小孩子打不打。这里说的正是历史上那些心理学大家和他的小伙伴们的事。在心理学历史上,奇人异事甚多。以今日
常人的眼光来看弗洛伊德,那就是个“老流氓”,什么问题都是从性的角度去解释;皮亚杰是个“老顽童”,天天琢磨和小孩
玩游戏;罗杰斯是个“老好人”,谁的意见都尊重,找他咨询吧,也不给你出个主意;华生则是个“小愤青”,做实验吓坏小
朋友;而斯金纳却似“虐待狂”,养了鸽子、小白鼠,不轻易给它们吃食物,换着法子以“折磨”小动物为乐……然而,心理
学恰恰因为有这些人而倍添魅力。如今,心理学已经逐渐成为一门“显学”,“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每个人都要学点心理
学”是许多人的共识。大学生学点心理学,追妹子的时候就更自信;年轻的父母学点心理学,孩子在地上打滚耍赖时就会不再
焦虑;职场人学点心理学,遭遇办公室政治风波的时候会更云淡风轻;老板学点心理学,就不会赚了钱而输了感情。然而,我
们也必须看到,心理学并不好学,许多人在学但学不好。他们拿到一些大部头著作并暗暗立下目标,但看着看着,因为理论与
研究的专业性、表达的艰深晦涩,很快因为不理解不开心而将心理学束之高阁了。在我们这本书中,我不仅会告诉你一些专业
的知识,而且会将这些知识背后的奇闻逸事一起说给你听,让你轻而易举地走进心理学的世界,利用心理学,提升幸福感。比
如,很多人知道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大师,他的名著却不一定看得下去,本书不仅用通俗的方式帮你搞清楚马斯洛提出的“高峰
体验”这一观点,而且把这背后的故事说给你听,你会看到马斯洛是如何爱上小表妹,最后两情相悦获得高峰体验的。人类的
文明就是因为故事传承的,通过故事来学心理学,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心理学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科,有用
又有趣。然而,从另一方面讲,心理学在社会上频遭误解误用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大误解就是“心理学=心理咨询”,在
许多人的眼中,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变态、心理有病的学问,心理学者也都是一些心理有问题的人。其实,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囊括方方面面,心理学上的历史人物也多姿多彩,看心理学只看到心理咨询,无异于管中窥豹、坐井观天。公众需要看到一个
更多元的心理学。一大误用则是“心理学家的话就是天条,只有遵照执行,人的心灵才能得到救赎”。某些人因为自身的问题
与某位心理学家的言论相合,便把其当作神来痴迷,拿其理论当教义来信仰。我要说的是,这些先哲的理论虽然很伟大,但他
们也都是普通人,也都有喜怒哀乐,甚至生活中还有滑稽、狼狈的一面。心理学家,在世人面前,需要走下神坛。心理学科普
之路任重道远。工作之余,我在新浪开了微博,说点心理学的事,其目的之一是作为专业内部人士,有义务在公共平台宣传自
己的学科;目的之二,在科普之余也权当个人的休闲娱乐,毕竟让别人知道你所从事行业的有趣之处也是开心的事。这其中,
以“八卦心理学”为话题,介绍了许多心理学史上的逸闻趣事。内容虽非来自严谨的学术杂志,但基本事实均有出处。当然,
为了迎合现在的互联网一代,叙述时往往采用的是现代视角,采用如上的段子手法,甚至采用了一些戏谑之语、网络之言。没
想到,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嚣的网络空间,这样的内容和表述方式得到了许多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共同喜欢,所以就一路走来,
悦己怡人地写了下去。这就是本书的缘起,所以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主要以心理学家们的逸事为主,其理论和研究不是重点,
即使有所涉及,也往往是点到为止,毕竟,如果想系统地学习心理学史,还是读两本正宗的心理学史教材为正途。另外,这里
写的心理学家的故事和正式的心理学史叙述是有区别的。对于本书的写作而言,如果人物的重要性能和其人生的故事性结合在
一起,那么最理想。然而,心理学家不一定都有逸闻趣事,有的心理学家在专业的历史上很重要,但其身份就是一个常规的高
校教授,搞搞学问,娶妻生子,做很伟大的理论,过很平凡的人生,还真是没什么好说的,不大适合八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这里只能随便说两句,难以独立成篇。而另外一些研究者,虽然名气没有那么大,但人生故事性强,对读者也有意义,我
就会说上几句。所以,在本书中,心理学家故事的篇幅有时候与角色的历史重要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本书内容的取舍只能是
在两者之间尽量寻找一个平衡点。想当年,钱钟书老先生对想拜访他的一个粉丝说:“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味道不错,又
何必认识那个下蛋的母鸡呢?”可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能与钱老近距离聊聊人生,所得到的收获肯定会更大啊
。鸡蛋味道不错,下蛋母鸡的味道一定更好。本书就是带你走近下蛋的母鸡,近距离聊聊心理学大神们的各种人生趣事,所谓
“调侃古今大家、八卦花边往事,幽默中传播知识、玩笑间领悟思想”,有人这样点评我在网络上写的“八卦心理学”。我想
,这也是本书的目的所在。第1章 牛人们的老师蔡元培的老师冯特1879年德国莱比锡,有位教授很神奇。建立了科学实
验室,心理学史上排第一。人的意识可分割,就是他倡导的构造主义。收了徒弟铁钦纳,还把这套带到美国去。虽然评价不咋
的,但科学心理学从冯特算起。学霸学神 如网络传说中所言,学霸与学神都是学习好,但两者也有区别。所谓学霸,更多是
能学、肯学、下常人所不能之功夫刻苦学,最终成绩斐然;而学神,更多则是乐学、博学、自由驰骋学海逍遥学,最终亦四处
开花。以此类比的话,在科学心理学历史上,有两位赫赫有名的前行者,威廉·冯特可以算得上是学霸级的人物,而搞心理测
量的高尔顿那就是学神。我们先来说说冯特。冯特童年 冯特出身名门望族,父母家族中有历史学家、神学家、经济学家、地
理学家等等;另外一些,不是医生就是官员。有人说,当时的德国没有哪家比老冯家牛。然而,冯特却有一个悲催的童年,哥
哥在外求学不在家,妈妈又生了俩孩子,不过婴儿期就夭折了。冯特童年只有一个同龄的玩伴,还是个智力障碍者,几乎不说
话。测尿 吃盐多少会不会对尿液成分产生影响?一个年轻人对此很感兴趣,但出于找不到被试,便亲自出马,自己吃盐自己
尿,自己尿完自己测。实验发表了,年轻人也产生了对学术研究的兴趣——这个人就是冯特。一泡尿,照亮了他自己的心理学
研究之路。初为人师 1857年,冯特到海德堡大学任生理学系教师,开设了一门实验生理学课,开始了大学教师生涯。不
过他获得的教职属于无薪岗位,学校不给钱,收入全靠学生凑学费,选修课程的学生越多,老师也就赚得越多。结果,只有四
名学生选修了冯老师的课。不久,冯特就生了病,去阿尔卑斯山疗养了。你看,大学“青椒”(青年教师)不好当是有历史传
统的啊。心理学实验室 1876年,莱比锡大学给冯特分了间房子来放实验器材,房子原先是学生食堂,现在成了冯老师的
仓库。冯老师上生理心理学课,要做一些实验,但每次把器材搬到教室太麻烦,就干脆在仓库开课。冯老师是个有心人,仪器
越买越多,也霸占了临近的一些房子。1879年,他开始深入开展心理学实验,科学心理学就这样诞生了。科学心理学科学
心理学是当前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形态,以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立的心理学实验室为诞生标志,是指用客观的、科学
的、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它不同于精神分析所强调的以质性研究方法来研究意识问题,而是以量化的实验
来研究心理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边缘化的交叉学科。名正言顺 冯特的实验室虽然在1879年之前就已经运行了好几
年,并号称在这一年建立了科学心理学,但其实直到1883年,也未获得官方认可,在莱比锡大学官方目录中并没有冯特这
个引以为傲的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冯老师生气了,威胁校领导,再不承认走人,要跳槽去别的高校。校方屈服了,认可了冯
老师的实验室。牛人就要有牛脾气!指导学生 冯特1879年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9年成为莱比锡大学的校长
。冯校长对学生很严格,从来都是直接给学生指定研究课题。在冯特面前,学生永远只能站着,指导学生的时候,他让学生排
成一行站好,然后按顺序给他们分配研究课题,做得好不好都是冯校长说了算,俺们德国人就这么“严谨”。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