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2022-09-13 18:12  浏览数:564  来源:小键人6834535    

3.坚持公正司法(1)总体意义要求: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
具有致命破坏作用。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经有云:“一次不公的审判的危害结果要远胜于十次犯罪,因此后者不过是污染了水
流,而前者确实污染了水源。”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
活动色监督,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保障案件处理的过程符合程序正义,案件处理结果符合实体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
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具体措施: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守护,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是实现社会公正的重中之重,也是法治国家建设的必然要求。在今后的司法工作中,我们要切实做到:1.完善确保依法独立
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2.优化司法职权配置3.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
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4.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
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5.加强人权司法保障6.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4.坚持全民守法(
1)总体意义要求:法律的实施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
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具体措施: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的建设构成有机联系的系统政体,法治事业的顺利发展。,离不开全民的参与和支持。在今后
的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下基本要求。1.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加强浦普法教育的普法宣传,引导民众树
立正确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2.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广泛发挥社会各方主体在矛盾化解,社
会关系协调方面的积极价值。3.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
服务。4.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引导民众合法合理的表达利益诉求,将社会矛盾的解决纳入法治轨道。5.强化对
权利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总体意义要求: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
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严密的法律监督体系,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战略
,保障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应由之义,也是确保公权力始终保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保证人民合法权
益的必然内涵。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
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2)具体措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战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实现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的构建
和完善,是建设依法治国,建成法治体系的重要一环,在今后的法治监督工作当中,需要我们切实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健全当和国家监督制度,完善党内监督体系,落实各级党组织监督责任,保障党员监督权利重点加强对高级干部、各级
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完善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
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
衔接,健全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其次,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保证法律
的正确实施;保证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坚决排除对执法司法活动的干预;拓宽公益诉讼案件范围,加大对严重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严格刑事责
任追究;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各级国家机关以及领
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