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心理》第一章
第一章 理解自我
一、“网红”与“忠实粉丝” 自我概念
小明是一个中学生,最近他和家人说不想继续念书了,
因为现在直播很火,可以赚很多钱,他也要做直播,要成为“网红”。
小红也是一个中学生,她对做“网红”不感兴趣,但是她有一个偶像,
她是偶像粉丝团的中坚力量,热衷于给自己的偶像打榜,容不得别人说一句她偶像不好的话。
她甚至把自己的生活费都用来应援偶像。
为什么现在一些年轻人会像小明这样热衷于成为“网红”或者像小红这样容易成为某个明星的“忠实粉丝”?
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自我概念或许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思考上面这个问题。
1.自我概念自我概念(Self-Concept)旨在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把自我(Self)分为两个层面(见图1-1):
一个层面是“主我”,即英文中的“I”,指主动的信息感受者;另一个层面是“宾我”,即英文中的“Me”,
由对自己的看法和信念组成。主我对应的是自我觉知,而宾我对应的是自我概念。
例如,“我看到妈妈”和“我认为我很勤奋”。
这两句话的两个主语“我”作为信息的知觉者,就是主我。
而第二句话“我认为我很勤奋”中的“我很勤奋”是人们知觉到的,是人们对自己的一套看法,这就是自我概念。
心理学家认为,自我概念指的是人们对自己的一整套的看法和信念。
人们用这一套看法和信念来加工跟自己有关的社会信息和自身信息。
2.三种自我概念每一个人都有很多关于自己的看法,
心理学家爱德华·托里·希金斯(Edward Tory Higgins)把人的自我概念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实际自我,第二种是理想自我,
第三种是应该自什么叫实际自我呢?它指的是个体认为自己实际上拥有的品质,即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理想自我指的是个体期望自己拥有的品质,即期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应该自我指的是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做到或必须拥有的品质。
比如,你现在赶时间,刚好遇到红灯,你很想冲过去,但是你知道你必须遵守交通规则。
这就是一个应该自我:我需要遵守交通规则。
心理学家认为,当实际自我、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之间出现差距时,人们就有了做出改变的动力。
比如,你为什么想读这本书呢?有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成为期望中的自己,所以要学习相关知识来提升自己。
而当理想自我和实际自我合二为一时,人们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的人在追求某人时每天都有动力把
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而一旦结婚就开始发福、变得邋遢,因为这个时候他们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已经合二为一,
失去了继续打扮的动力。
有不少学生,尤其是男生,在上大学后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
这些学生并不是一直都这样,很多学生可能在中学阶段非常用功地读书,但是考上大学之后,就堕落成“学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转变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可以找出不同的原因,
此处尝试从自我概念这个角度来看看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在中学阶段,父母、老师甚至社会常常给学生传递这样的信息:
等你考上大学就轻松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中学阶段的理想就是考上大学。
当他考上了大学,他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就合二为一了。
这时,他就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
所以,家长和老师最好不要用这样的话来劝说孩子学习,努力学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考上大学,
而是让自己在未来有更多的选择。有人会问,如果他已经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有一种做法是重新建立新的理想自我,找到自己可以继续努力的方向。
对于建立新的理想自我这件事情,在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有一个学生让我印象尤为深刻。
他是一个很高大的男生,入学没多久就告诉我,当初他以为心理学很好玩,
但是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心理学并不像他想象中那样有趣。
他不想转专业,同时也不想每天无所事事。
了解到这种情况,我没有像一般老师通常会做的那样——努力告诉他心理学多么实用,
而是直接问了他一个问题:在你上大学之前,除了读书之外,有没有你
特别想做且不犯法、不伤害他人也不伤害自己的事情?
他想了想,不好意思地和我说,他一直很想学琵琶。
我没有劝他放弃这个“荒谬”的想法,而是立刻鼓励他去试试,并且热心地帮他介绍了琵琶老师。
这个学生行动力很强,立刻买琵琶学了起来,不过他的室友开始感到崩溃——
一个高大的男生抱着琵琶坐在阳台低头弹挑,画面太“美”,不敢看。
过了一阵,这个学生又来对我说,他学不会琵琶,但是他在学琵琶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音乐非常感兴趣。
后来他在我们学校创办了一个音乐社团,每周举办一些音乐鉴赏活动。
我在听他讲那些音乐知识的时候,可以感受到他对音乐的热爱。
大学毕业后他真的没有从事心理学的工作,而是去了一家歌舞剧院从事与音乐相关的工作,
后来还去加拿大进修了一个音乐和心理学交叉的学位。
从这个学生身上可以看到,理想并不一定多么远大。
如果你现在没有动力,那么可以多问问自己,有什么是自己想做但还没开始行动的,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时,可以给予人们动力,
但如果实际自我、理想自我或应该自我之间的差距太大,大到已经无法改变的时候,就可能引发一些负面情绪,
如沮丧或愤怒。
比如,你现在的月薪是3000元,但你希望自己一年内在市中心买一个面积100平方米、每平方米价格为5万元的房子,
一般来说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会导致你出现沮丧、焦虑甚至愤怒等负面情绪。怎么办呢
?你可以尝试调整二者之间的距离,从一个相对容易实现的目标入手,
比如从每月定额储蓄开始行动,或者看看从哪些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有些心理问题可能就来自这三个“我”之间的差距。
如果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合二为一,人们就失去了生活的动力,可能就会变得生无可恋或了无生趣;
但如果二者差距过大,又可能会让人们痛苦不堪。
适当的自我差距,可以让人们保持对生活的驱动力。
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会热衷于成为“网红”或成为某个明星的“忠实粉丝”?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考虑青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中学时期做过的疯狂的事情,或者去看看你在那个时期写的日记,
回想你那时所喜欢的书籍或影视作品,是不是多多少少都有些“玛丽苏”或“杰克苏”的味道,
会幻想自己就是各种故事中的主角。
这就是青春期的理想自我——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
网络直播是成为别人关注中心的非常便捷的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实现青少年的理想自我,这是年轻人比较热衷于做网络直播的原因之一。
少数人为了博得他人关注甚至会做一些比较出格的事
情。在分析“网红”问题的基础上再来思考追星问题,这一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虽然青少年都想成为别人关注的中心或焦点,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成为别人的焦点的理想自我。
现实中的很多明星偶像在爆红前也只是普通人,可能是通过一些包装和运作加上运气才成了明星。
青少年可能会把自己的理想自我投射到这些明星身上,尤其是那些通过选秀从普通人一夜爆红的偶像明星,
这个偶像就是青少年的理想自我。
与其说他们在追星,倒不如说他们在见证自己的理想自我被实现。
所以,这时的明星不只是明星本人,他们还是很多粉丝的理想寄托。
这也是为什么当某个明星突然出现不符合粉丝所期望的人设行为时,有的粉丝会“脱粉”甚至“转黑”。
针对这两种社会现象,只是批评这些年轻人思想不成熟并不能解决问题,
父母、学校和社会更需要思考可以做些什么来为年轻一代提供更多合适的理想自我榜样。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述解释只是从自我概念的角度来对这些社会现象进行思考进而得出的,
这些社会现象并非只有这一种解释。我鼓励你尝试从其他角度思考这两种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