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减少精神内耗

减少精神内耗

2022-03-30 16:17  浏览数:1218  来源:叮当同学    

精神内耗,就是对精神能量的一种自我消耗,一种精神的自我拉扯,最终导致心理疲倦的这样一种状态。
可能这样介绍精神内耗,有些过于笼统。
那么,就从我的自身经历出发吧,向你展示,如何摆脱精神内耗,成为积极乐观的人。
过去的我,也深陷精神内耗。
脑海里总是想的太多,担心忧虑的太多;
不但整天无精打采,一副怨天尤人的样子,
而且做事情的效率也很低。
大体有这三个方面:
1.拖延症
面对很多事情,我脑海里的计划总是很丰富,我要先做这个,再做那个。
然而,却又想着先放松一下也没关系吧,时间还来得及。
在一次次重新安排计划,不断自我欺骗与挣扎过后,等到终于所有任务堆到一起的时候,
我感受到的是莫大的焦虑和紧张感。
2.选择困难,犹豫不决
除了把事情往后拖,我还经常选择困难,做选择时犹豫不决。
就比如去食堂或者点外卖时纠结到底要吃什么,网上购物时决定到底要买哪一件商品。
众多的选择,仿佛给了我随意挑选的自由,但由于我的犹豫不决,
导致纠结选择的过程变成了一种不断自我拉扯的折磨,成了精神内耗的帮凶。
3.自我怀疑,心累无力
拖延和选择困难,让我觉得自己居然连一件小事都做不好。
于是,就产生了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认为自己很差劲,而这样消极的自我暗示,反过来又加重了我的精神内耗。
同时,由于心里放的事情太多,脑海里想的事情太多,它们不断缠绕,变得越来越混乱,
最终让我感到越来越心累,进而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动力,
只是浑浑噩噩、无所事事度过每一天,感受不到做某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
不论你是否曾经陷入过精神内耗,想必通过刚刚我对自己的经历所阐述的三点,大家也都能意识到,陷入精神内耗:
不仅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精神状态、心理状态以及自我价值判断,还会降低我们做事情的效率。
因此,我们需要摆脱精神内耗。
道理其实我们都懂,最难的是如何从“知道”到“做到”。
网上关于摆脱精神内耗的解决办法也有很多,可我们看过后大多是感慨:
“嗯,有道理”、
“没错,确实如此”、
“哦!我知道了,以后一定试试这个方法”……
但真实情况又如何呢,大概率只是我们一时的激动情绪罢了,
到了现实生活中,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又一如既往陷入了emo。
所以,现在我也不想大谈特谈什么妙招绝技,也不想做那种“摆脱精神内耗,看这一篇就够了”的标题党。
因为,改变本来就是缓慢的,改变本来也应该慢慢来。
改变,是需要时间的。
于是,我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都需要拥有的思维,
并重点说明我是如何运用这个思维,慢慢摆脱精神内耗的。
精准掌握这个思维,让它在我们的脑海里慢慢生根发芽。
而所谓的方法论,不过是这个思维所结的果实。
拥有正确的思维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个最重要的思维就是,先完成再完美。
不管这个思维,大家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没关系,接下来,我将具体说明,如何利用这个思维来摆脱精神内耗。
最重要的思维:先完成再完美
“先完成再完美”这个思维,我们要拆分成两部分来理解。
一是,拒绝完美主义,做完比做好更重要,要有能把一件事情做完的能力;
二是,一次只专注一件事,只有一件件地完成每件事情,才能达到完美处理完所有事情的结果。
1.如何保证做完一件事
先来说说第一部分,做完比做好更重要。
关于完美主义的危害,这里也简单提一下吧。
做一件事情前追求完美,想要准备好了,一切都准备充分了,必须保证自己一上手就能完美地完成一件事情,才开始去做。
所以,永远都在准备,但由于在准备的过程中是没有正反馈的,准备工作也容易被搁置。
一方面是准备的过程中不断煎熬,另一方面是迟迟没有着手去做带来的焦虑,
正是完美主义带来的这两方面的结果,使得我们陷入了精神内耗。
针对完美主义,我的思路是
先完成再完美,做完比做好更重要。
要想做完一件事,关键点在于对这件事情进行拆分细化。
只有一个宏观的目标摆在那里,我们是无法立马着手去做的。
就拿我备战高考举例子:
想考985,目标确实挺好。
但是只有目标,没有将达到这个目标所需要完成的事情进行拆分细化。
模糊的目标进度,再加上完美主义,所以我一直在准备,一直在拖延,一直欺骗自己。
直到二轮复习三轮复习,才认清了现实,而在那之前,我就是一直处于精神内耗的状态的。
我需要的是,将任务拆分,一个一个打钩,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完成,
而不是奢求一下子达到完美的状态,不然,理想院校就只能是空想。
于是到了后期,我开始给每个科目制定规划,安排具体的复习内容,不再空想那个完美的目标。
而是着眼于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每天都是元气满满地备战高考,
并没有出现绝大多数人感到的焦虑、迷茫或者害怕这类消极情绪。
另外,要想做完一件事,除了对事情拆分细化,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少想两句,去做”。
我们之前常说的“少说两句”,放到摆脱精神内耗这里,我想改成“少想两句”。
我们的精神内耗常常产生于
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感到后悔,
和对于未来还未到来之事感到的焦虑。
后悔和焦虑这两种情绪和想法,耗费了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的绝大部分动力。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
不管我们再怎么后悔,也不能穿越回去重新选择,即使穿越回去,
基于当时我们的认知,我们掌握的信息和资源,我们也只能做出那样的选择;
而不管我们再怎么焦虑,未来之事我们都无法预测,想要追求这一份安全感,其实不过是奢望。
所以,后悔和焦虑本身就是无意义的。
少想两句,去做。
把自己当成狠人,直接去做就好了。
只有当我们开始了,我们才有了做完一件事情的可能性,而不是永远停留在准备和想象中。
现在的我,面对一件事情,
在开始时都会在心里想“我是个狠人,干就完了!”
然后嘴角就会不自觉上扬,觉得这件事情不过如此;
再然后,心情就会莫名开心起来,进而积极乐观地去做这件事情,嘻嘻~
2.如何做完很多事达到完美
接着,再来说说第二部分,一次只专注一件事。
面对很多事情,我们很容易理想化。
容易对自己有过高的期待,
高估自己的效率,高估自己完成一件事情所耗费的时间,
想要自己同时完成多件事情,来达到最终完美收获所有的结果,以期追求所谓的高效成长。
但我的经验所显示的事实却是,最终我们会陷入无尽的精神内耗的恶性循环。
要知道,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多线程任务之间来回切换,会白白地浪费很多注意力。
而且开启多线程任务,每个任务同时推进,一时间我们很难看到正反馈,很难坚持把事情做完。
在高估自己、最终完不成多线程任务量之后,
我们的自我价值感降低,
开始自我怀疑、自我否定,
当天任务便拖延到第二天做,
第二天任务量变得更多了,
于是重蹈覆辙,感到无力、心累,
最终陷入精神内耗的无尽循环……
针对是否开启多线程任务,我的思路是,
一次只专注一件事,靠正反馈来达到完美。
既然多线程任务的切换消耗注意力,那我们最好就保持专注,一次只做一件事。
同时,保持要事第一原则。
基于我们的价值观,选择对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去做,做完便可得到正反馈。
而且因为是对我们成长和进步最重要的事情,足够大的正反馈,
可以促进我们进一步去做“第二重要”的事,而这个时候,它也就成为了当时最重要的事情。
于是,保持要事第一,一次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断的正反馈,
会促进我们完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
在不断做成更多的事情的过程中,
进入正向循环,
使得我们完成事情的结果变得越来越出色,越来越完美。
当最终完成了所有的事情之后,也就达成了我们最初的目标,想要完成多线程任务的完美状态。
这样的先完成再完美的思路,尤其是对于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去摆脱精神内耗来说,有莫大的帮助。
举个栗子,
我会把当天最重要的事情确认好,
先确保完成这一件事,
完成了这件事后,心里不仅有了底气,至少这一天的时间不会浑浑噩噩度过、没有收获,
同时,还会不由自主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最重要的事情我都解决了,我可真厉害呀,其他都不过是小case~
而如何保证一件事情做完,又回到了上面提到的第一部分里,拆分细化和少想两句去做。
只要我们像这样进入了正向循环,是真的可以每天积极乐观地面对每一天的新生活,
而不是苦哈哈地不断重复前一天的日子的喔~
总结
摆脱精神内耗最重要的思维:先完成再完美。
保证做完一件事情,需要拆分细化,和少想两句,去做。
一次专注做一件事,并保持要事第一,最终才能完美做完所有事。
以上,就是关于摆脱精神内耗的内容,包括我自己的经历和感悟,
以及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先完成再完美”对于摆脱精神内耗这件事不同的思考角度。
虽然这篇是个人思考为主,仅供大家参考,不过也真诚地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有启发。
认识到,意识到,就是改变的第一步。
要相信自己永远都有改变自己的能力。
精神内耗没有那么玄幻,是有迹可循的,是可以改变的。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自证预言。
我们可是不断践行实践的终身成长者,从现在起,尝试和精神内耗和emo说拜拜吧。
愿我们都能摆脱精神内耗,做个积极乐观的人。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