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教资简答题

教资简答题

2022-01-10 16:09  浏览数:526  来源:qx    

1、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其他教育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一个国家学制建立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3、简述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
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传授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知识为智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只有具备了某方面的知识,才有可能从事某方
面的思维活动。学生智力的发展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实现的。智力活动的具体内容必须是一定的知识。
其次,发展智力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条件。学习知识是一种能动的认知过程,不能消极被动地强迫接受,只有充分发展学生
的智力,才能使学生深入地掌握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最后,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具有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知识与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但知识并不等于智力,必须探索
两者之间的差异和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有效的发展他们的智力。
4、简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学校教学工作包括以下五个基本环节。
(1)备课。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上课。上课时教学工作诸环节中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课外辅导。课外辅导是上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
(5)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5、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对课堂教学
进行设计,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第一,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钻研教材包括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学生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设计教法包括
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课的类型、如何安排每一节课的活动以及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备课要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又称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又称单元计划)、课时计划(即
教案)。
6、简述教科书编写的基本原则。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基础性是教材不同于其他任何书籍的基本特点。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的编写还要考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
学校的适用性。
(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要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
(6)教材的编写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7、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
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
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2)教学操作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其水平高低主要取决于他们是如何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积极思考、运
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
(3)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
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在上述教学能力结构中,教学认知能力是基础,教学操作能力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而教学监控能力是关键。
8、简述学科中心课程论的主要观点。
学科中心课程论主张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
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置的各门学科里。教师的任务是把各门学科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的任务是掌握预先为他们准备好的各
门学科的知识。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
为目标。
9、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学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又称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传授给学生,又要结合知识、技能中蕴含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发掘教材的思想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3)教师要不断提高
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