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 马原名词解析

马原名词解析

2021-12-28 15:28  浏览数:1047  来源:亚洲键盘侠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并为后继者所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
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
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2.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4.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7.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
8.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9.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10.价值——作为哲学范畴,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
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11.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它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2.人民群众——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
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但
其中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
13.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其主要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
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14.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
,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15.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
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
1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的混乱,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本质特征。相
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引起的必然结果。
17.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
和观念的总和。其核心思想是私有制神圣不可侵犯观念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自由、民主、平等、人权
等观念。
18.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
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9.“两个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无产阶级的胜利和资产阶级的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
20.“两个决不会”——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一段经典表述,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他所

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

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讲的是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的必然性的实现时间和条件。
2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家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
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某一国家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22.共产主义——这一词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共产主义思想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二是指共
产主
义社会,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实现之际所建立的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三是指共产主义运动,即无产阶级和人民
群众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的实际过程。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