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练字文章 性格、求知欲和家庭条件对学习的影响

性格、求知欲和家庭条件对学习的影响

2021-12-25 21:18  浏览数:603  来源:小键人2843977    

智商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就像身高一样,身高基本上是由遗传决定的,但经过数十年的营养改善,
后代的身高会逐渐增长。同样,自1932年标准化采用工作启动以来,人们发现在全球所有实现工业化的地区,
人类的智商都在持续升高。政治学家詹姆斯·弗林是首个让大众关注的这一现象的人,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弗林效应”
。美国人的平均智商在过去60年里提高了18点。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参与智商测验人群的平均智商都记为100点,所以
前面提到的智商提高就意味着,今天的智商100相当于60年前的智商118——提高的是智商的平均值。若干理论解释了
为何会出现智商升高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文化(例如电视机的兴起)与营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影响了人们的语言能力与数学能力——智商测验考察的两大主要内容。
在《认知升级》一书中,理查德·尼斯贝特讨论了多年前不曾出现,但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普遍存在的刺激因素。书中一
个简单的例子是,几年前麦当劳儿童乐园套餐中的迷宫游戏,比过去针对天才儿童设计的迷宫智商测验还要艰难很多。
尼斯贝特还提高了“环境乘法”:爱打篮球的高个子孩子在这项运动上的熟练程度高于矮个子的孩子,即便两者有同样的
天分;而一个好奇求知的孩子会比不那么好奇的孩子更有智慧,即便他们的聪明程度是一样的,知识学习的选择在指数式
暴增。一个孩子比另一个更好奇,可能是很小的基因差异造成的,但在一个好奇心很容易被引发出来又很容易得到满足的环境
中,基因中的影响无疑被放大了很多倍。
另一个影响智商的环境因素是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一般来说,在那些有更多资源、教育条件更好地额家庭中,激励与培养
更容易实现。平均来看,富裕家庭的孩子在智商测样中的分数,要高于贫困家庭的孩子,而被富裕家庭收养的孩子在智商
测验中的分数,要好于那些没有被收养的孩子,无论这些孩子亲生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如何,结果都是如此。
关于智商能否提高讨论充斥着争议。从科学严密性的角度来看,就这一问题展开的诸多研究也存在着巨大的意见分歧。
2013年,一份有关提高幼儿智力的综述性论文发表面世,对这以问题进行了有益的阐释,论文作者采取了严格的标准
甄选过往的研究:符合条件的研究必须要保证调查样本的普遍性,不能是特殊人群;在设计上必须体现随机性、实验性、
能持续介入,而不是一次性干预了事,也不能操纵测验;要使用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标准花的智力评估标准。他们关注的
是从胎儿期到5岁的孩子,而符合标准的实验对象超过3.7万名。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字符:    改为:
去打字就可以设置个性皮肤啦!(O ^ ~ ^ O)